第109章
作者:果迟    更新:2021-12-06 19:02
  可惜有眼不识金镶玉,不但没有采纳他的良言,且让他落了个身首异地的结局,今天,一向视为心腹的牛金星也要弃我而去了,这难道不是上天对我不视贤愚、不纳忠言的报应?
  想到此,予智予雄的大顺皇上,竟然也洒下了一行凄惶的老泪
  李自成再不走,牛金星吓得就要尿裤子了,李自成一走,他立刻爬起来,对一旁的牛铨说:
  “准备好了吗,快走,再不走就会来不及了。”
  牛铨一怔,说:“准倒是准备好了,可就走吗,他们一行还没有走多远呢。”
  牛金星眼一瞪,说:“你没听刚才他们叔侄都说些什么吗,他分明已看出来了,只是一时下不了手,再不走,我怕他会后悔呢。”
  牛铨一听,不由心慌,但仍哆哆嗦嗦地走出来,招呼众护卫备马出发。
  原来牛铨与这班护卫早已密商好了,到时寻机会脱离李自成,眼下见李自成已率大队走了,于是,立刻将牛金星扶上马,蜂拥出门。
  牛金星是河南卢氏人,卢氏属河南省的河南府,与陕西的西安府是紧邻,如果由蓝田走洛南,顺洛水不要一天便可到达卢氏。但他怕李自成后悔,且一旦发现他出走,一定会往卢氏方向追,追上了一定是个死。于是,他令牛铨抄小路去蓝田,仍回长安府,尽量不走官道。
  一路上,牛金星不由浮想联翩。本是一介书生,中举后,原指望平步青云,玉堂金马在望,不想文运不佳,不但三试礼部不第,且遭人陷害,身陷囹圄,后来虽得脱身缧绁,却被削去功名,他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投奔李闯王的,闯王确待他不薄,无横草之功,而晋位元辅;以削藉举人,竟执掌枢笔。那么多文坛领袖,齐拜门墙;冠盖京华,趋奉左右。那时,谁不以能交结牛丞相为荣?想起在北京城的威风,真不啻神仙岁月,可惜这样的日子太短暂了,就如白驹过隙,一瞬即逝,眼下,终于与闯王分道扬镳了,一旦脱离了大顺朝廷,便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名逃兵,一名被通缉的反贼,过去的一切,成了一枕黄粱,自己就像在西方极乐世界转了一个圈,又回到原来的阿鼻地狱了,搔首回望,却只是风雪迷茫。
  第244节:1 跃马虎牢关(1)
  可牛铨却似乎彻底解脱了,才走了一程,就在马上舒了一口气,说:“好了好了,只要到了蓝关,便可望见长安府了。”
  是的,只要到了蓝关,李闯王就是想追也不敢追了。过了蓝关向北走,便可望见西安城楼那高挑的杏黄大旗,可西安府已不是大顺朝廷的长安城了,我这个背主私逃的牛丞相,到了西安府后孰吉孰凶?
  巍巍秦岭,残雪尚未消融;古道盘肠,放眼丛生蓁莽。他呆呆地望着这一切,直感到坦途之难寻,而危机无所不在,不由一声长叹。
  牛铨似看出了爹爹的心中的彷徨,忙安慰他说:“爹,不要急,儿子早打听好了,大清的摄政王有旨,为速定天下,用人不必拘于小节,像我们这些虽然投过流寇的人,但能毅然来归,一定会既往不咎。”
  儿子说得虽好,牛金星也想到了这层,用人之际,满人不会在乎他的小节,但是,到了满人那里,一切得从头做起,年过半百的自己,身背恶名,能适应新朝的那一套吗?但开弓已是没有回头箭了。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触景生情,牛大学士不由想起了韩文公这句诗,但诗未吟完,却见弯弯山道一转,把一彪人马转了出来,为首一人,正是大顺军的第二号人物、杀人不眨眼的二品权将军刘宗敏,紧随其后的,是三品制将军刘体纯。
  原来牛金星也明白,刘宗敏尚在后面,为了避免和这个大将军碰面,乃叫牛铨走小路。不想连日行军,有意掉队的文官很多,他们多是趁大军不注意时,溜到小路上,抄近路往回走,去投降新朝,谋个一官半职。刘宗敏恨透了这班人,所以,今天断后时,有意走小路,不想果真碰上了大鱼。
  眼下,待牛丞相看清了前面正是不愿见到的刘大将军,就只差眼前一黑,从那桃花马上栽下来了。
  “姓牛的,哪里去?”刘宗敏也看见了牛金星,且立刻猜出了他这是想去哪里,不由一声怒喝。
  牛金星不由硬着头皮说:“大,大,大将军,鄙人奉皇上谕旨,欲去将私逃的六部官员追回来。”
  刘宗敏不由冷笑着说:“哼,追私逃的六部官员?只怕是追随私逃的六部官员吧?你这背主私逃的叛贼,你这巧嘴利舌的黑乌鸦,看刀!”
  说着,拍马舞刀,冲了过来。
  牛铨尚想指挥众护卫上前抵挡,可这一班护卫一见刘宗敏,还有他率领的大队断后的人马,早一个个吓得尿滚屁流,一齐下马请罪,刘宗敏不管这些人,却直冲到牛金星父子面前,一刀一个,干净利落。
  十三 豫亲王爷
  1 跃马虎牢关
  和硕豫亲王多铎终于跃马虎牢关了。
  虎牢关眼下早已不是什么名关要塞了,但在满人心里,却是他们景仰不已的圣地。是的,从他们认识汉字起,便知道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的故事,那一仗,不但是成就桃园兄弟的英名,也是为以后的三分天下造势。眼下,他,和硕豫亲王终于率领大军,兵临虎牢关下了,而南明小朝廷能从何处寻得“三英”,来战吕布呢?
  他摊开一捆舆图,把中原及江南各府一张张轻轻翻过。
  据探马报告,当大顺军全盛时,中原各州县早已易帜归顺,李自成不但在那里分兵守土,且设官安民,至我大清入关,流寇西走,河南州县,又纷纷杀伪官而反正——所谓反正,是重奉南明正朔。
  多铎想,这不是瞎折腾吗,李自成那么强大,都已土崩瓦解,南明那小朝廷能蹦跳几下呢?
  “提兵百万临江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多铎又一次想起了十四哥抄下的、金主完颜亮的那首诗,想起了自己即将饮马长江、去扫荡江南的雄图霸举,心想,那里不但是六朝古都,且是中国最美、最富的地方,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多么富有诗意啊,这样的地方,应该统归大清皇舆,岂能让它另立一国。
  多铎霎时热血偾张。他详细地审视着舆图,先是河南彰德府,再看下去,卫辉、怀庆,开封、南阳,都一晃而过,接着他的眼光在归德府停了半天,又瞄上了江南的徐州和凤阳,徐州是江南的门户,而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接下来才是淮安和扬州,若拿下了这几处地方,金陵城便在掌握之中了。
  第245节:1 跃马虎牢关(2)
  这时,正白旗固山额真拜尹图进来了,扬着手中一个蜡丸说:“豫王爷,喜讯,天大的喜讯。”
  多铎眼睛立刻离开了舆图,望着这个正红旗的统领说:“是北京来的,还是江南来的?”
  拜尹图说:“是从归德府递来的,送信的人自称是冒着天大的风险呢。”
  多铎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他自率兵到河南,河南八府一直隶州纷纷投诚,北边的彰德、卫辉、怀庆最先降,接着,开封、河南、汝州、南阳部分州县也跟着遣使通款,只有最东边的归德府和最南边的汝宁府没有动静,据探马报告,踞守归德府的有睢州卫总兵许定国,他的后面还有驻守徐州的兴平伯高杰。
  多铎早已成算在胸,下归德府是早晚的事,据谍报:许定国在众多的南明将领中,是个无名之辈,手下兵不多,且没有打过硬仗;但不可小觑的是高杰,高杰混名“翻山鹞”,不但长得一表人才,且英勇善战。他最先是跟着李自成造反的流寇,因与李自成的老婆通奸被发觉,万不得已之下,只好带着这个米脂的婆姨投降了明朝,先是隶贺人龙部,因战功一步步升至总兵,此番福王即位,大封诸将,他与刘泽清、黄得功、刘良佐等四将都加官晋爵,刘泽清封的是东平伯、黄德功封的是靖南伯、刘良佐封的是广昌伯、高杰封的是兴平伯。史可法督师扬州,遣四将分防各地,刘泽清驻庐州、黄得功驻仪真、刘良佐驻颖州、高杰先是驻瓜州,眼下移兵徐州,
  十天前,多铎已遣人持书去归德府劝降,写信人是许定国的父执,信中向许定国阐明了形势,南明小朝廷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不如弃暗投明,归顺大清。今天归德府终于有消息了。
  多铎急不可耐地坐下来,接过拜尹图递上来的蜡丸。他用三个指头拈着蜡丸,拇指与无名指用力一搓,蜡丸成了两半,里面静静地躺着一个小纸团,他将小纸团取出来,在案上轻轻摊开,一行小字立刻显现在他眼前:
  来书尽悉。本当谨尊台命,及早将货物发来,不期行情突涨,出乎意料,一时难以践约,望宽展时日,定有佳音。
  这封书信上面没有称谓,下面没有落款,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旦落到他人手上,没有把柄可抓,但信中词语较含混,很多事,不知何指,多铎反复看了两遍,仍有些不知所云,于是,他问拜尹图道:
  “下书的人呢?”
  拜尹图说:“标下让他在后营帐中休息,并已派人监视。”
  多铎点点头说:“你让他来见孤。”
  拜尹图出去,不一会引来一个个头较矮小的南人,虽是商人打扮,但只要看他那一双滴溜溜乱转的眼睛,便知是个十分机灵的人。他走进中军大帐,见了豫王,立刻跪倒,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口中朗声禀道:
  “小民许正福,叩见豫亲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