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作者:果迟 更新:2021-12-06 19:01
这宁武关为山西镇卫所,背靠长城,南面是桑干河、汾河的源头,不但城池坚固,且形势十分险要。周遇吉自崇祯十五年出任总兵,两年来在此凭险设守,不但城池加固,且在四面山头修起了炮台,好几十门大炮就架在山头上,一齐把炮口向着山下。
刘宗敏主张强攻,一来没有把周遇吉这五千人马放在眼中,二来呢,也是想在众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手段。
自从打下西安,明朝一大批降官降将,都归顺大顺朝,一时人才济济,李自成对这批人十分器重,六政府的尚书、侍郎,全封了这班人,不但嘘寒问暖,且有事便找他们商量,相比之下,目不识丁的刘大将军便黯然失色了。刘宗敏心想:奶奶的,这班人算老几呢,不是受他们压迫,老子还不造反呢,这以前他们帮着崇祯剿咱们,眼下又屁颠屁颠来溜沟子,咱才不吃这一套呢。
有此一想,他偏要打,眼下见周遇吉不但守城,且也占领了两边山头,心想,不先拿下这些山头,攻城时岂不碍手碍脚?于是营盘才扎稳,立即发起对这些山头的围攻。
这里周遇吉见大顺军蜂涌而来,不由高兴。原来他早已相度地势,知大顺军来,必于何处扎营,何处下寨,何处是人马集中的地方,他已派人在人马集中的地方埋了火药和地雷,眼下正是机会,于是下令向大顺军开炮,大炮一响,立即引发了火药和地雷,一时霹雳山崩,硝烟四起,直炸得大顺军血肉横飞,喊爹叫娘,抱头鼠窜。
刘宗敏不曾料到周遇吉还有这么一手,只见一阵硝烟过后,山下竟然陈尸累累,不由火起,他手下心腹将领任维荣亲自抢了一杆大旗,带头往山上冲,可一连几次冲锋,都被打退,任维荣肩上还中了一箭,才打了一天,刘宗敏便损失了近千人马,只占了两座小山包。
眼望小小的宁武城,竟然坚如磐石,刘宗敏气得直吞口水,尤其是想起李岩的话,更觉自己在皇上面前丢了面子,乃下令将八万大军摆开,将宁武城及周边几座山头团团围住,派人将劝降信射入城中,说若不投降,城破之日,全城不分老幼,全部杀光。
这封信在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信未封固,且是射入城的,看到的人很多,于是消息一下传开,副将陈汝芝首先犹豫了,他亲自持信来见周遇吉,说:
“总镇大人,我们守代州、守宁武,以区区五千人马,杀死贼兵数千,说起来已对得起朝廷,对得起皇上了,眼看援兵不至,孤城难守,望大人为全城男女着想。”
周遇吉见此情形,不由眼泪双流,他将全体将士召集起来,说:“遇吉受皇上天高地厚之恩,已决心一死报国,诸君如爱惜生命,可将我捆缚见贼。”
周遇吉平日为官清廉,从不克扣军饷,且解衣推食,爱兵如子,所以将士都愿为他效死命,眼下一听他这样说,一个个都涕泗横流,一齐发誓:愿与总镇大人同生死。
第49节:4 宁武关下(3)
周遇吉见将士同心,不由精神振奋,就是陈汝芝也不再动摇了,他们将计就计,令人在城上树起降旗,又派出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出城外迎降。
大顺军一见大喜,以为是劝降信起了作用,由一个六品都司领头,众人一窝蜂涌入,不想前头才进去两千余人,突然城头“砉然”一声,千斤闸落下,后续部队进不去,先头部队可遭了殃,只见大街小巷,城墙头,屋顶上,伏兵四起,周遇吉亲率全城人马,将这两千多人包围起来,没命地砍杀,可怜这两千余人,官大的也只是一六品都司,且互不相统属,自然难以组成有效的抵抗,顷刻之间,就被周遇吉指挥的明军统统杀尽了。
刘宗敏在城外心急如焚,乃下令发起总攻,并采取车轮战法,架起云梯,前仆后继,只准进不准退,因怕误伤,他令全军将士都不戴帽盔,混战中,见戴帽子的便杀,连战三日,宁武城终于不支,周遇吉乃下马挥短刀肉搏,他的护卫也渐渐死光了,到最后受伤被俘,当被押到刘宗敏面前时,犹破口大骂。
刘宗敏此时已杀红了眼,一见周遇吉如此不屈,不由火起,他持刀冲上来,朝着周遇吉一顿乱刀猛砍,直砍得自己手中乏力才住手,可怜眼前的周遇吉早已变成了一堆肉泥。
红日西沉,硝烟散尽,大顺军终于把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宁武城头,但此时的城厢内外,静悄悄的,只有死尸,却无活口了……
刘宗敏再次吃亏的消息,李自成在中途已听到了,不由心急如焚,他让牛金星带着一班文官在后,自己却领着正副军师急匆匆赶到宁武来,第三天,在硝烟未尽的桑干河边,终于看到了刘宗敏。
乱石一片,荒草数茎,前边仰八叉地躺着几个伤兵,在轻轻地呻吟,刘宗敏浑身鲜血,手持一把带血的大刀,独自坐在一块岩石上,右手支颐,双眼发直,呆呆地望着前面的河滩,如枯僧入定。
“刘铁匠,你这是怎么搞的?”李自成在距他两步之遥的地方停下,大声说,“照这么个打法,我们怎么能打进北京城?”
刘宗敏此时自觉闹心,不想李自成见了他,不但不说安慰话,且开口就有责备之意,不由又羞又气,竟对着李自成吼道:
“老子杀它个七进七出,杀得他人头滚滚,还怕不能进北京?”
李自成见他出言不逊,不由也火了,他用严厉的目光逼视着刘宗敏,且用同样大的音调吼道:“哼,七进七出,可一万多人马就这么完了。周遇吉可才五千人啦!此去北京,有大同兵十万,宣府兵十万,居庸兵二十万,阳和等镇兵二十万,统共若六七十万,可够你七进七出的杀啦?”
刘宗敏也在气头上,一时竟不顾君臣名份,大声吼道:“你急甚么,老子保证打下江山让你坐就是。”
李自成闻言,深感震惊,一下呆在那里,半晌没有说话。
宋献策见刘宗敏是这个语气,一边暗暗向他示意,提醒他注意分寸,一边解围说:“皇上请息怒,据臣看,宁武这一战只是小小的失算,就是姜太公伐纣,不是也在渑池城下吃了张奎的亏吗?”
李自成一听这话,面色渐趋平缓。
原来他们陕西人都爱看皮影戏,皮影戏中有武王伐纣的故事,说姜子牙算定有三十六路成汤兵伐西歧,因少算了一路,结果在渑池被有地行之术的张奎杀得大败,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张奎杀死。眼下宋军师见皇上生气,刘宗敏不顾君臣之礼,几乎和皇上顶牛,情急之下,便用了这个典故,须知以姜太公那样的军师,尚有错算一路敌兵的时候,又岂能怪刘宗敏呢?就是皇上这头,也很受用,因为武王伐纣,是兴王者之师,吊民伐罪,所以,听过此说,李自成脸色缓和了许多,不过,宋军师的急智只可冲淡这剑拔弩张的气氛,却消除不了李自成因此而引发的忧虑,好半晌,他竟幽幽地说:
“看来,明朝气数未尽,咱们的北伐确有些急躁。”
宋献策说:“皇上何出此言?”
李自成说:“这不明摆着吗,小小的宁远城尚如此费手脚,又如何能打进北京呢?趁早退兵是正经。”
第50节:4 宁武关下(4)
说着,也不理睬众人,甩手就往回走。这一走,一边的刘芳亮、刘体纯不由慌了,刘芳亮不由扯了刘宗敏一下,见他仍立着不动,便拉着刘体纯追上来,一把拦在前头跪禀道:
“皇上留步,想当初众将同心,誓师北伐,要为皇上早定天下,眼下三晋望风归服,宣府、大同已闻风丧胆,崇祯手上并没有多少能战之兵了,我们正宜一鼓作气,穷追猛打,怎能因小小的宁武一战,便如此草草收兵,半途而废,岂不令别人笑话吗?臣等有错,请皇上处分臣,但这兵却千万退不得。”
说完这话,二人都伏地不起。
李自成此时浮想联翩,脸色阴晴不定,他一边绕开二刘,一边看看天,冷冷地说:“再说吧,朕还要想仔细些。”
说着便头也不回地走向御营。
一见皇上有撤兵之意,二刘都埋怨刘宗敏,刘宗敏虽仍铁青着脸往回走,心里却也有了悔意,回去后,更没有睡个安稳觉——才合上眼睛就又惊醒了,文人只怕睡不着,武人就怕睡不醒,吃钢化铁的刘铁匠,这是为什么?
他是陕西蓝田人,在家打铁为生。崇祯元年,陕西大旱,饥民蚁聚,王一、王二首举义旗,继起的有王左桂、飞山虎、高迎祥等人。第二年,金兵入犯北京,时为驿卒的李自成随参将王国赴京勤王,李自成本是高迎祥的外甥,得知舅舅已树义旗的他,早按捺不住了,于途中杀了王国,率了十几个人去投高迎祥,就在李自成去投高迎祥的途中,刘宗敏结识了李自成。
那是一个炎炎赤日的夏天,刘宗敏的铁铺早因生意清淡而关了门,他光着膀子一人躲在瓜棚下睡觉,这时,只听一阵狗叫,不一会,又传来一阵喘息声,他所在的地方地势较高,他爬在土墙上一望,只见墙外六个小伙子急匆匆在前面跑,后面一溜官军在后拚命地追,待进了村,六人开始分头逃窜,其中一个高大的汉子,竟一脚踏进了他这个院子。
此人没有看见刘宗敏,但刘宗敏却看见了他。刘宗敏平日恨透了官府,就因他打铁,苛捐杂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眼下他的铁铺已关闭了,可里正还不时找上门来要捐,所以,他一看见与官府作对的人就佩服,见此人被官兵追得无路可逃,乃站在瓜棚架下喊道:
“嗨,往这边来呀。”
刘宗敏主张强攻,一来没有把周遇吉这五千人马放在眼中,二来呢,也是想在众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手段。
自从打下西安,明朝一大批降官降将,都归顺大顺朝,一时人才济济,李自成对这批人十分器重,六政府的尚书、侍郎,全封了这班人,不但嘘寒问暖,且有事便找他们商量,相比之下,目不识丁的刘大将军便黯然失色了。刘宗敏心想:奶奶的,这班人算老几呢,不是受他们压迫,老子还不造反呢,这以前他们帮着崇祯剿咱们,眼下又屁颠屁颠来溜沟子,咱才不吃这一套呢。
有此一想,他偏要打,眼下见周遇吉不但守城,且也占领了两边山头,心想,不先拿下这些山头,攻城时岂不碍手碍脚?于是营盘才扎稳,立即发起对这些山头的围攻。
这里周遇吉见大顺军蜂涌而来,不由高兴。原来他早已相度地势,知大顺军来,必于何处扎营,何处下寨,何处是人马集中的地方,他已派人在人马集中的地方埋了火药和地雷,眼下正是机会,于是下令向大顺军开炮,大炮一响,立即引发了火药和地雷,一时霹雳山崩,硝烟四起,直炸得大顺军血肉横飞,喊爹叫娘,抱头鼠窜。
刘宗敏不曾料到周遇吉还有这么一手,只见一阵硝烟过后,山下竟然陈尸累累,不由火起,他手下心腹将领任维荣亲自抢了一杆大旗,带头往山上冲,可一连几次冲锋,都被打退,任维荣肩上还中了一箭,才打了一天,刘宗敏便损失了近千人马,只占了两座小山包。
眼望小小的宁武城,竟然坚如磐石,刘宗敏气得直吞口水,尤其是想起李岩的话,更觉自己在皇上面前丢了面子,乃下令将八万大军摆开,将宁武城及周边几座山头团团围住,派人将劝降信射入城中,说若不投降,城破之日,全城不分老幼,全部杀光。
这封信在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信未封固,且是射入城的,看到的人很多,于是消息一下传开,副将陈汝芝首先犹豫了,他亲自持信来见周遇吉,说:
“总镇大人,我们守代州、守宁武,以区区五千人马,杀死贼兵数千,说起来已对得起朝廷,对得起皇上了,眼看援兵不至,孤城难守,望大人为全城男女着想。”
周遇吉见此情形,不由眼泪双流,他将全体将士召集起来,说:“遇吉受皇上天高地厚之恩,已决心一死报国,诸君如爱惜生命,可将我捆缚见贼。”
周遇吉平日为官清廉,从不克扣军饷,且解衣推食,爱兵如子,所以将士都愿为他效死命,眼下一听他这样说,一个个都涕泗横流,一齐发誓:愿与总镇大人同生死。
第49节:4 宁武关下(3)
周遇吉见将士同心,不由精神振奋,就是陈汝芝也不再动摇了,他们将计就计,令人在城上树起降旗,又派出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出城外迎降。
大顺军一见大喜,以为是劝降信起了作用,由一个六品都司领头,众人一窝蜂涌入,不想前头才进去两千余人,突然城头“砉然”一声,千斤闸落下,后续部队进不去,先头部队可遭了殃,只见大街小巷,城墙头,屋顶上,伏兵四起,周遇吉亲率全城人马,将这两千多人包围起来,没命地砍杀,可怜这两千余人,官大的也只是一六品都司,且互不相统属,自然难以组成有效的抵抗,顷刻之间,就被周遇吉指挥的明军统统杀尽了。
刘宗敏在城外心急如焚,乃下令发起总攻,并采取车轮战法,架起云梯,前仆后继,只准进不准退,因怕误伤,他令全军将士都不戴帽盔,混战中,见戴帽子的便杀,连战三日,宁武城终于不支,周遇吉乃下马挥短刀肉搏,他的护卫也渐渐死光了,到最后受伤被俘,当被押到刘宗敏面前时,犹破口大骂。
刘宗敏此时已杀红了眼,一见周遇吉如此不屈,不由火起,他持刀冲上来,朝着周遇吉一顿乱刀猛砍,直砍得自己手中乏力才住手,可怜眼前的周遇吉早已变成了一堆肉泥。
红日西沉,硝烟散尽,大顺军终于把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宁武城头,但此时的城厢内外,静悄悄的,只有死尸,却无活口了……
刘宗敏再次吃亏的消息,李自成在中途已听到了,不由心急如焚,他让牛金星带着一班文官在后,自己却领着正副军师急匆匆赶到宁武来,第三天,在硝烟未尽的桑干河边,终于看到了刘宗敏。
乱石一片,荒草数茎,前边仰八叉地躺着几个伤兵,在轻轻地呻吟,刘宗敏浑身鲜血,手持一把带血的大刀,独自坐在一块岩石上,右手支颐,双眼发直,呆呆地望着前面的河滩,如枯僧入定。
“刘铁匠,你这是怎么搞的?”李自成在距他两步之遥的地方停下,大声说,“照这么个打法,我们怎么能打进北京城?”
刘宗敏此时自觉闹心,不想李自成见了他,不但不说安慰话,且开口就有责备之意,不由又羞又气,竟对着李自成吼道:
“老子杀它个七进七出,杀得他人头滚滚,还怕不能进北京?”
李自成见他出言不逊,不由也火了,他用严厉的目光逼视着刘宗敏,且用同样大的音调吼道:“哼,七进七出,可一万多人马就这么完了。周遇吉可才五千人啦!此去北京,有大同兵十万,宣府兵十万,居庸兵二十万,阳和等镇兵二十万,统共若六七十万,可够你七进七出的杀啦?”
刘宗敏也在气头上,一时竟不顾君臣名份,大声吼道:“你急甚么,老子保证打下江山让你坐就是。”
李自成闻言,深感震惊,一下呆在那里,半晌没有说话。
宋献策见刘宗敏是这个语气,一边暗暗向他示意,提醒他注意分寸,一边解围说:“皇上请息怒,据臣看,宁武这一战只是小小的失算,就是姜太公伐纣,不是也在渑池城下吃了张奎的亏吗?”
李自成一听这话,面色渐趋平缓。
原来他们陕西人都爱看皮影戏,皮影戏中有武王伐纣的故事,说姜子牙算定有三十六路成汤兵伐西歧,因少算了一路,结果在渑池被有地行之术的张奎杀得大败,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张奎杀死。眼下宋军师见皇上生气,刘宗敏不顾君臣之礼,几乎和皇上顶牛,情急之下,便用了这个典故,须知以姜太公那样的军师,尚有错算一路敌兵的时候,又岂能怪刘宗敏呢?就是皇上这头,也很受用,因为武王伐纣,是兴王者之师,吊民伐罪,所以,听过此说,李自成脸色缓和了许多,不过,宋军师的急智只可冲淡这剑拔弩张的气氛,却消除不了李自成因此而引发的忧虑,好半晌,他竟幽幽地说:
“看来,明朝气数未尽,咱们的北伐确有些急躁。”
宋献策说:“皇上何出此言?”
李自成说:“这不明摆着吗,小小的宁远城尚如此费手脚,又如何能打进北京呢?趁早退兵是正经。”
第50节:4 宁武关下(4)
说着,也不理睬众人,甩手就往回走。这一走,一边的刘芳亮、刘体纯不由慌了,刘芳亮不由扯了刘宗敏一下,见他仍立着不动,便拉着刘体纯追上来,一把拦在前头跪禀道:
“皇上留步,想当初众将同心,誓师北伐,要为皇上早定天下,眼下三晋望风归服,宣府、大同已闻风丧胆,崇祯手上并没有多少能战之兵了,我们正宜一鼓作气,穷追猛打,怎能因小小的宁武一战,便如此草草收兵,半途而废,岂不令别人笑话吗?臣等有错,请皇上处分臣,但这兵却千万退不得。”
说完这话,二人都伏地不起。
李自成此时浮想联翩,脸色阴晴不定,他一边绕开二刘,一边看看天,冷冷地说:“再说吧,朕还要想仔细些。”
说着便头也不回地走向御营。
一见皇上有撤兵之意,二刘都埋怨刘宗敏,刘宗敏虽仍铁青着脸往回走,心里却也有了悔意,回去后,更没有睡个安稳觉——才合上眼睛就又惊醒了,文人只怕睡不着,武人就怕睡不醒,吃钢化铁的刘铁匠,这是为什么?
他是陕西蓝田人,在家打铁为生。崇祯元年,陕西大旱,饥民蚁聚,王一、王二首举义旗,继起的有王左桂、飞山虎、高迎祥等人。第二年,金兵入犯北京,时为驿卒的李自成随参将王国赴京勤王,李自成本是高迎祥的外甥,得知舅舅已树义旗的他,早按捺不住了,于途中杀了王国,率了十几个人去投高迎祥,就在李自成去投高迎祥的途中,刘宗敏结识了李自成。
那是一个炎炎赤日的夏天,刘宗敏的铁铺早因生意清淡而关了门,他光着膀子一人躲在瓜棚下睡觉,这时,只听一阵狗叫,不一会,又传来一阵喘息声,他所在的地方地势较高,他爬在土墙上一望,只见墙外六个小伙子急匆匆在前面跑,后面一溜官军在后拚命地追,待进了村,六人开始分头逃窜,其中一个高大的汉子,竟一脚踏进了他这个院子。
此人没有看见刘宗敏,但刘宗敏却看见了他。刘宗敏平日恨透了官府,就因他打铁,苛捐杂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眼下他的铁铺已关闭了,可里正还不时找上门来要捐,所以,他一看见与官府作对的人就佩服,见此人被官兵追得无路可逃,乃站在瓜棚架下喊道:
“嗨,往这边来呀。”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