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作者:王占君    更新:2021-12-06 19:00
  好在清军全被朝廷援兵牵制,无暇顾及攻城,锦州暂时并无危险,只是粮食日渐短缺,被围的滋味也不好受。
  战事久无进展,太宗能不心急如焚?但捕捉不到战机也无可奈何。心焦性躁,鼻血病又乘隙而来,到七月暑天,发病渐趋频繁。太宗不时头迷,难以支撑。在众人劝说下,不得不暂返圣京调治。
  光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又是玉露生凉的八月初秋。北京的崇祯皇帝对锦州战场的不战不和局面也难以忍受了,又重新调集了十三万精兵,选派文武全才的洪承畴为总督,驰援锦州,意在与清军会战,获得全胜,乘势攻占圣京。
  洪承畴为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总督三秦。因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有功,而深得崇祯帝信任。特选派他为蓟辽总督,命他解锦州之围,并相机进取攻占盛京。洪承畴也很想再立新功,他向崇祯提出调集二十万兵马。由于当时李自成、张献忠农民义军在西北、西南闹得朝廷焦头烂额,明军捉襟见肘穷于应付,因此只凑齐了八镇十三万人马,应该说这还是崇祯下大决心才调齐的。这八镇分别是,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洪承畴原本将这十三万人马,集结于宁远不肯轻进。他的战略方针是打持久战,认为清军骁勇不可轻敌,难以立竿见影,应步步立营,坚守对峙,待清军懈怠有了漏洞,再捕捉战机,寻机胜之。而且,这一夏天吴三桂的援军与清军在松山一线的周旋,就足以说明这一战略是切实可行的。
  明廷兵部尚书陈新甲却另有见解,他说吴三桂与清军周旋是兵少而为,如今十三万精兵还怕清军何来。如持久不战,朝廷要靡费多少钱粮,大军不该在宁远逗留,而应即刻解锦州之围。崇祯一向急功近利,认为陈新甲所言有理,便降旨催促洪承畴进兵。为防将在外自行其是,还派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为监军,参赞军机参与决策。
  洪承畴无奈,只得刻日进兵,于八月初到达松山城。为防意外,他将粮草分三处储存,即在宁远留十分之三,在杏山存十分之三,在锦州城外的海岛笔架山存十分之三,部队随带十分之一。这样可以进退有据,到处都有粮草接济。他将人马分为两部,自带六万大军先行,八镇总兵同进,余下人马相机跟进。就是说洪承畴不肯一下子将所有本钱全投进去,他要保存有生力量。
  消息传到圣京,尚在病中的太宗深感形势严峻。特别是闻报几次交锋清军都已失利后,更加坐卧不宁。他即刻传令各旗兵马,星夜云集京师。第二天,兵马尚未到达,他就再也等不及了,传旨郑亲王济尔哈朗留守圣京,要自带人马去松山与洪承畴会战。
  当时,太宗仍是流鼻血不止,多铎劝道:“万岁龙体欠安,区区洪酋何足道哉!臣等定可将其擒斩。乞请万岁在京将养,静候佳音。”
  “洪承畴来势汹汹,此人文武全才,不可轻视,非朕亲征,难以放心。”太宗道出心思,“倘有一线希望,朕要收他为我大清国所用。”
  豪格身为长子,更关心太宗安危:“前线风云多变,刀枪无眼,父皇每战又常冲锋陷阵,还是坐镇圣京为上。”
  太宗面带微笑:“朕欲收洪承畴,惟恐闻朕将至而他预先遁逃。倘蒙天眷佑,敌兵不逃,朕将如纵犬逐兽般拾取,安有险乎?”
  阿济格退一步劝谏:“万岁定要出征,亦当待大军毕至,鼻血稍止,再行出兵,还是暂缓为宜。”
  “行军制胜,贵在神速,朕如有翼可飞,当即飞去,何言徐行乎!”太宗根本不听,“马古达,点三千马军,随朕立时启程。”
  太宗擦了擦流出的鼻血,出大政殿跨上战马离开宫院。一待出德胜门,即快马加鞭,直向前线飞驰。由于赶路过急,太宗的鼻血一路流淌不止。随行太医用大剂量止血药,直到第三天才将鼻血止住。数百里路程,太宗星夜兼程仅用六天,于八月十九日傍晚到达松山附近的戚家堡。
  松山城位于锦州与杏山之间,扼宁锦之咽喉,战略地位至为重要,为明清两军必夺之地,双方会战之焦点。洪承畴兵驻松山后,为确保安全,又派兵控制了城北的乳峰山这一战略高点。在山与城之间掘壕,使城与山相连。城内外分立七座大营,四万骑兵在山之东、西、北三面屯扎,互为掎角之势,相互皆可救援。
  面对明军的部署,太宗将大军摆放在松山、杏山之间。自乌欣河南山直至海边,横截大路,绵亘扎营。二十日,后续人马陆续来到,太宗命清军自锦州至南海角挖掘三道大壕,深八尺,宽丈余,就将松山明军全都置于包围壕中,断绝了松山与杏山的通道,从而切断了明军自杏山提供的粮草供应。
  洪承畴原以为清军必将全力夺取松山,只待清军进攻,他就可令祖大寿出锦州夹击,或可一战而胜。岂料太宗非但置锦州于不顾,而且也置松山于不顾,派阿济格突袭塔山,得手后趁潮落从天桥进攻笔架山,夺取了明军的存粮十二堆。消息传到松山,洪承畴与明军将领无不大吃一惊。
  吴三桂先自慌乱:“皇太极好历害,先断我杏山粮道,又夺我笔架山军粮,岂非断我军生路!”
  王朴也感到事态严重:“我军存粮仅可支撑三到四天,数日后军中无粮,就将不战自败。”
  唐通提议:“为今之计,要全力打通杏山的通道,以杏山之粮,维系全军的生存。”
  众将一时间七嘴八舌,呈现出惊慌失措的状态。洪承畴作为全军统帅,尽管心中也知大局不妙,但他决不能在部将面前显现出来,他要以沉稳来安定军心:“大家不要悲观失望,清军所为皆在我预料之中。以往皇太极一直围而不战,现下正可与之决战。明日即请马科、白广恩二总兵率军两万出击,直取杏山路上的清军镶红旗营地,管取一战成功。”
  第二日,明军按洪承畴的部署出动,一万马军在前,一万步军在后,向清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冲击。马科、白广恩二人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将士们斗志大增,以赴死的心态呐喊着杀向清军大营。镶红旗清军约有一万五千人,在数量上稍居劣势,明军这样不怕死的冲锋阵势,使清军感到意外。双方厮杀一刻钟后,明军略占上风。眼看清军就要抵挡不住,太宗亲率一万马军前来增援。清军望见那象征皇帝身份的黄罗伞,全都欢呼起来,士气大振。而明军则气势转衰,经不住清军援兵的冲击,阵脚渐乱。
  在松山城上观战的洪承畴等人,适才还为胜利消息所振奋,及见形势逆转,全都心凉了半截。吴三桂说:“洪大人,皇太极亲自参战,使清军转危为安,我军若想重占上风,看来也得大人效仿皇太极,率军增援,以鼓舞士气。只是刀枪无眼,会有风险。”
  “吴总兵,你的意思是本帅贪生怕死不敢出战吗?”
  “末将不敢,末将是为大人担心。”
  “吴总兵,点齐你的部下人马,随本帅立刻出战。”
  吴三桂原意是不服洪承畴,特意要将一军看笑话,没想到洪承畴要他出战,这才是弄巧成拙,也只好硬着头皮装好汉了:“多谢大人信任,誓保大人击败皇太极,使我军转败为胜。”
  可是,未及洪承畴与吴三桂领兵出城,清军已开始向松山城运动,明显有攻城迹象。吴三桂见机进言:“大人,敌军就要攻城,还是守城为上啊。”
  洪承畴从内心里称赞皇太极善于用兵,如果自己带兵出援,松山城就可能不保,那就将遭致彻底失败,他不敢轻离大本营。战场上的明军,经不住皇太极优势兵力的冲击,已是败下阵来。在皇太极的追杀下,有半数人马撤入了松山城,另一半上万人马或死或伤或逃散。总之,洪承畴业已折损六分之一的兵力。
  阿济格欣喜万分地靠近皇太极:“万岁,明军锐气已失,正好一鼓作气攻取松山城。”
  皇太极微笑着摇头:“时机不对。”
  “那就将松山城团团围困起来。”阿济格建议。
  “不,”皇太极依旧反对,“我军原地不动。”
  阿济格急了:“万岁,不加围困,敌人会逃跑的。”
  “朕就是要让他们逃跑。”皇太极的神色充满了自信。
  范文程赞许地点点头,他显然与太宗是心相通的。太宗也从范文程的表情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对这场关系到新生的清王朝生死存亡的大战,太宗似乎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第四部分 征服朝鲜王第82节 遗恨清宁宫(1)
  压抑和沉闷的气氛笼罩着松山都司衙门,这座总督行辕而今显得死气沉沉,感受不到一丝生气。厅堂里的蜡烛光,被袭入的海风吹得摇摆不定,在场者的身影投放到四壁,呈现出变幻的怪相。失望,无奈,焦躁,刻上了每个人的面庞。是啊,夺取杏山军粮的行动彻底失败,五万大军龟缩在区区弹丸之地的小小松山城中,存粮至多还能对付三两日,明军等于是陷入了绝境,人们能不忧心忡忡。他们都在暗中拨打自身的小算盘,对总督洪承畴大人询问的目光皆有意躲闪回避,因为谁也没有力挽狂澜的锦囊妙计。洪承畴竭力掩饰内心的不安,他要以大将风度展示自己的临危不乱:“各位,胜败本兵家常事,昔日项羽破釜沉舟终反败为胜,我方现有五万精兵,焉说不能大败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