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作者:多人 更新:2021-12-06 18:57
从大境门至西甸子,到处都是敌人的骑兵,步兵。骑兵太多,乱成了一锅粥,战马四处乱闯,把敌人自己的逃路都堵塞了,敌人很快就被分割成无数小块。由于解放军作战勇猛,敌人已是强驽之末,因此,敌人逃到哪里,哪里都有解放军的追击。
下午3 时,围歼张家口的战役胜利结束。
张家口战役全歼敌第十一兵团5 个师、2 个骑兵旅。新华社平津前线1 月3日电称:歼灭敌人正规军第十一兵团司令部,第一○四军的第二五八师及骑五旅、骑十一旅全部。歼敌非正规军察哈尔保安司令部及所属保安第四、第五大队全部。共歼敌5.4 万人,其中生俘5 万。
俘获的敌人将级军官有13名,其中有中将军长袁庆荣。
大境门,成了历史的见证。
这是明长城的一个关隘,门额挂着清代察哈尔都统高维岳所书的“大好
河山“四个字,笔力雄浑苍劲。因为此处地形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员吉鸿昌率领抗日健儿出大境门北进,浴血作战,收复多伦等失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察哈尔全境。
1945年8 月24日,人民解放军从大境门入城,收复张家口,消灭了盘踞在古城的日军。
1948年10月,解放军在蒋介石的疯狂淫威下,忍辱负重,含泪离开大境门。当时,大家发誓:“张家口,我们一定要回来!”
今天,历史终于做出了公正的裁决,“大好河山”回到了人民手中,张家口回到了人民手中。
12月24日深夜,一封电文带着中央军委毛主席的祝贺,飞向了华北第二、三兵团。
“华北二、三兵团:庆祝你们在几天内歼灭新保安、张家口两处敌人,并收复张家口的伟大胜利。”
这封贺电,不仅是对华北二、三兵团的祝贺,更是中央对他们胜利完成消灭新保安、张家口之敌的嘉奖。
在这次战役中被俘的袁庆荣,虽在初期还负隅顽抗,打死打伤追赶他的通讯兵战士,并冒充普通的连长,但受到优待,由杨成武、杨得志、罗瑞卿亲自接见,同他作了恳谈,使他放弃了反共立场。后由傅作义请求被释放,分配到某坦克军任副军长,对部队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十一兵团司令孙兰峰带领少数卫士逃往商都去了。
新保安、张家口战役的胜利,给北平傅作义沉重的一击,他不仅失掉了自己的王牌部队,而且断了西逃之路。虽然西逃不可能,但他们仍有会合天津部队沿津浦、平汉铁路南逃的可能。另外,塘沽的蒋军从海上逃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因此,中央决定:下一步动向是围歼津、塘之敌,控制海口,切断和封闭蒋军的退路,进一步孤立北平。
中央本拟首先攻歼塘沽守军,但因塘沽背面靠海,地势开阔,河流和盐田很多,冬不结冰,既不能从侧后切断敌人退路,又不方便从正面展开兵力,而且侯镜如的指挥部设在军舰上,随时准备逃跑,对战役影响已经不大,因此,中央又改变了预定计划,集中力量,首先解决天津,只以一部分兵力监视塘沽。
毛泽东在同意缓攻塘沽后,又连夜起草了第三份电报发给林彪。提下以下意见:“第一,除将东北第四纵队从张家口调回北平地区外,请考虑兵力是否足够,如不够则应调杨成武部甚至杨得志部参加平津作战……”
毛泽东在起草完这份电报后,仍觉不妥,要是林彪挡不住该怎么办?
于是,毛泽东给华北军区聂荣臻、薄一波写了一份电报,要他们组织军区部队,发兵配合野战军主力歼灭平津可能突围南窜之敌。他觉得太原和平津相比,份量要轻得多,索性把徐向前大部调来先吃掉傅作义再说。他在给徐向前、周士第的电文中写道:“你们准备率华北第一兵团三个纵队,以五天行程赶到石家庄堵击平、津南逃之敌,以利东北野战军赶到聚歼。这只是一种可能情况的准备,不一定实行,但你们应当有此准备。”
12月28日上午,林彪致电中央军委:“为慎重起见,我两杨兵团索性开至北平附近为好,这样能使力量有余裕,即令我军在作战过程中有某些差误,也能有充裕力量补救。”
毛泽东见电后十分高兴,改变了5 天前对两杨兵团下达的一取大同、归绥、二取后套,三取宁夏的命令,令二、三兵团参加平津会战,归林彪统一指挥。
这时,华北二兵团和三兵团在休整中,依照中央军委改编命令,开始使用新的番号,原华北第二兵团改称第十九兵团,原第三兵团改称第二十兵团,原一兵团改称第十八兵团。
根据平津指挥部的命令,三兵团(二十兵团)由张家口地区出发向北平孙河镇地区集结,二兵团(十九兵团)由新保安地区向北平沙河镇集结。
平津战役的大幕至此完全拉开,我华北军区野战军不但为战役的创造立下大功,又主动地配合东北野战军直至最终全歼华北敌军。
八、浴血太原美国记者说:任何人都会为太原数不清的碉堡而惊叹!阎锡山口出狂言:太原足可抵抗150 万共军的进攻。将计就计,徐向前提前发起太原战役。东山外四大要点,解放军炸飞1 个碉堡要爆破8 次。缓攻太原,毛泽东拟留住平津守敌。毛泽东点将,彭德怀亲赴太原前线指挥作战。太原胜利的曙光照向大西北。
1949年早春时节,当三大战役的大幕徐徐落下后,解放战场上的战略形势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及其武装力量解放军已在北中国彻底打垮了老对手国民党。国民党主力军几乎被歼灭殆尽。
战争形势的迅猛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三大战役前毛泽东曾乐观地估计再有三到五年时间便可从根本上打垮国民党。但此时的形势使人们看到,再有一到两年的时间便可彻底解决中国问题。
1949年早春,进军的脚步声催人奋进。各地解放战场上,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残敌。但在西北战场上,战争的形势尚不明朗。
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在西北战场上,国民党残存的军事力量主要有:以胡宗南为主任的“西安绥署”掌握着13个军,约18万余人;以张治中为主任的“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掌握着17万余人;另外,阎锡山的10万大军还扼守着太原城,一时难以攻克。而太原位居我战略侧背,时时牵制着我军渡江南下。
在西北战场上和国民党军对峙的解放军主要有彭德怀的一野约15万余人;华北野战军徐向前十八兵团的9 万余人。双方兵力对比,我军并无优势。
太原,此时成了国共双方关注的焦点。早日解决太原问题,则我军能从战略上消除侧背的威胁,解除华北野战军这一战略机动部队的束缚,或配合我军主力南渡长江,或挥兵西进西北。八五八书房这是一步关乎战争全局的战役。
太原,是山西省首府,古称晋阳,它位于晋中盆地北部,濒汾河东岸,东、北、西三面都有高山拱卫,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太原城就好像搁在瓮底一样,是一个易守不易攻的城市。
太原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早在1948年,阎锡山已把太原变成了一座碉堡城,一座名副其实的碉堡城。站在东山顶上俯首望去,城周围的每一个山岗、每一处要地,都被密密麻麻数不清的像坟墓一般的碉堡覆盖着。阎锡山为维持其反动统治,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就利用太原的地形构筑永久性城防工事。抗战胜利后,他又以留用技术人员为名,收编日寇战俘3000多人为“军事顾问”,加固和增修城防工事。他以太原为中心,在周围四五十里的地区内,筑起了5000多座碉堡,有“好汉堡”、“梅花堡”、“人字堡”、“老虎堡”、“伏地堡”、“杀伤堡”,名目繁多,从一层至五层不等有砖碉、石碉、钢筋碉,有品字形、倒品字形、圆形、方形、菱形、半月形等,大多数碉堡内均存有粮、水和饮食、睡觉的设备。
一位美国记者看了这些碉堡后吃惊地说:“任何人到了太原都会为数不清的碉堡而吃惊:高的、低的、方的、三角形的,甚至藏在地下的,构成了不可思议的火力网。”
阎锡山自己说:他武装起来的“要塞城市”,足可以抵挡150 万共军的进攻。阎锡山着实为他的城防工事而自鸣得意。每当有人提到太原的城防工
事时,阎锡山的脸上立刻会露出自得的神情,即使是在最沮丧的时候,只要一想起他经营多年的城防工事,黯淡的眼神中,顿时也会放射出一丝亮光。
自从我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阎锡山就把保巢图存,作为其战略指导思想。他经常对下属说:抢粮、屯粮于手,巩固晋中,死保太原,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军在中国登陆,便可趁机反攻,卷土重来,“以城复省,以省复国”。
为表明自己死守太原的决心,阎锡山在一次记者发布会上,指着桌上几个装有毒药的小瓶,对中外记者说:“我决心死守太原,与城市共存亡。如果太原失守,我将和这些小瓶同归于尽。”
与阎锡山指天誓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徐向前却默默地进行着攻取太原的准备。
早在晋中战役胜利后,徐向前已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太原。在过去的两年多中,我华北一兵团在徐向前的指挥下,连续取得了运城、临汾、晋中战役的胜利,歼灭了大量敌人,解放了山西太原、大同之外的大部分地区。
下午3 时,围歼张家口的战役胜利结束。
张家口战役全歼敌第十一兵团5 个师、2 个骑兵旅。新华社平津前线1 月3日电称:歼灭敌人正规军第十一兵团司令部,第一○四军的第二五八师及骑五旅、骑十一旅全部。歼敌非正规军察哈尔保安司令部及所属保安第四、第五大队全部。共歼敌5.4 万人,其中生俘5 万。
俘获的敌人将级军官有13名,其中有中将军长袁庆荣。
大境门,成了历史的见证。
这是明长城的一个关隘,门额挂着清代察哈尔都统高维岳所书的“大好
河山“四个字,笔力雄浑苍劲。因为此处地形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员吉鸿昌率领抗日健儿出大境门北进,浴血作战,收复多伦等失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察哈尔全境。
1945年8 月24日,人民解放军从大境门入城,收复张家口,消灭了盘踞在古城的日军。
1948年10月,解放军在蒋介石的疯狂淫威下,忍辱负重,含泪离开大境门。当时,大家发誓:“张家口,我们一定要回来!”
今天,历史终于做出了公正的裁决,“大好河山”回到了人民手中,张家口回到了人民手中。
12月24日深夜,一封电文带着中央军委毛主席的祝贺,飞向了华北第二、三兵团。
“华北二、三兵团:庆祝你们在几天内歼灭新保安、张家口两处敌人,并收复张家口的伟大胜利。”
这封贺电,不仅是对华北二、三兵团的祝贺,更是中央对他们胜利完成消灭新保安、张家口之敌的嘉奖。
在这次战役中被俘的袁庆荣,虽在初期还负隅顽抗,打死打伤追赶他的通讯兵战士,并冒充普通的连长,但受到优待,由杨成武、杨得志、罗瑞卿亲自接见,同他作了恳谈,使他放弃了反共立场。后由傅作义请求被释放,分配到某坦克军任副军长,对部队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十一兵团司令孙兰峰带领少数卫士逃往商都去了。
新保安、张家口战役的胜利,给北平傅作义沉重的一击,他不仅失掉了自己的王牌部队,而且断了西逃之路。虽然西逃不可能,但他们仍有会合天津部队沿津浦、平汉铁路南逃的可能。另外,塘沽的蒋军从海上逃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因此,中央决定:下一步动向是围歼津、塘之敌,控制海口,切断和封闭蒋军的退路,进一步孤立北平。
中央本拟首先攻歼塘沽守军,但因塘沽背面靠海,地势开阔,河流和盐田很多,冬不结冰,既不能从侧后切断敌人退路,又不方便从正面展开兵力,而且侯镜如的指挥部设在军舰上,随时准备逃跑,对战役影响已经不大,因此,中央又改变了预定计划,集中力量,首先解决天津,只以一部分兵力监视塘沽。
毛泽东在同意缓攻塘沽后,又连夜起草了第三份电报发给林彪。提下以下意见:“第一,除将东北第四纵队从张家口调回北平地区外,请考虑兵力是否足够,如不够则应调杨成武部甚至杨得志部参加平津作战……”
毛泽东在起草完这份电报后,仍觉不妥,要是林彪挡不住该怎么办?
于是,毛泽东给华北军区聂荣臻、薄一波写了一份电报,要他们组织军区部队,发兵配合野战军主力歼灭平津可能突围南窜之敌。他觉得太原和平津相比,份量要轻得多,索性把徐向前大部调来先吃掉傅作义再说。他在给徐向前、周士第的电文中写道:“你们准备率华北第一兵团三个纵队,以五天行程赶到石家庄堵击平、津南逃之敌,以利东北野战军赶到聚歼。这只是一种可能情况的准备,不一定实行,但你们应当有此准备。”
12月28日上午,林彪致电中央军委:“为慎重起见,我两杨兵团索性开至北平附近为好,这样能使力量有余裕,即令我军在作战过程中有某些差误,也能有充裕力量补救。”
毛泽东见电后十分高兴,改变了5 天前对两杨兵团下达的一取大同、归绥、二取后套,三取宁夏的命令,令二、三兵团参加平津会战,归林彪统一指挥。
这时,华北二兵团和三兵团在休整中,依照中央军委改编命令,开始使用新的番号,原华北第二兵团改称第十九兵团,原第三兵团改称第二十兵团,原一兵团改称第十八兵团。
根据平津指挥部的命令,三兵团(二十兵团)由张家口地区出发向北平孙河镇地区集结,二兵团(十九兵团)由新保安地区向北平沙河镇集结。
平津战役的大幕至此完全拉开,我华北军区野战军不但为战役的创造立下大功,又主动地配合东北野战军直至最终全歼华北敌军。
八、浴血太原美国记者说:任何人都会为太原数不清的碉堡而惊叹!阎锡山口出狂言:太原足可抵抗150 万共军的进攻。将计就计,徐向前提前发起太原战役。东山外四大要点,解放军炸飞1 个碉堡要爆破8 次。缓攻太原,毛泽东拟留住平津守敌。毛泽东点将,彭德怀亲赴太原前线指挥作战。太原胜利的曙光照向大西北。
1949年早春时节,当三大战役的大幕徐徐落下后,解放战场上的战略形势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及其武装力量解放军已在北中国彻底打垮了老对手国民党。国民党主力军几乎被歼灭殆尽。
战争形势的迅猛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三大战役前毛泽东曾乐观地估计再有三到五年时间便可从根本上打垮国民党。但此时的形势使人们看到,再有一到两年的时间便可彻底解决中国问题。
1949年早春,进军的脚步声催人奋进。各地解放战场上,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残敌。但在西北战场上,战争的形势尚不明朗。
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在西北战场上,国民党残存的军事力量主要有:以胡宗南为主任的“西安绥署”掌握着13个军,约18万余人;以张治中为主任的“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掌握着17万余人;另外,阎锡山的10万大军还扼守着太原城,一时难以攻克。而太原位居我战略侧背,时时牵制着我军渡江南下。
在西北战场上和国民党军对峙的解放军主要有彭德怀的一野约15万余人;华北野战军徐向前十八兵团的9 万余人。双方兵力对比,我军并无优势。
太原,此时成了国共双方关注的焦点。早日解决太原问题,则我军能从战略上消除侧背的威胁,解除华北野战军这一战略机动部队的束缚,或配合我军主力南渡长江,或挥兵西进西北。八五八书房这是一步关乎战争全局的战役。
太原,是山西省首府,古称晋阳,它位于晋中盆地北部,濒汾河东岸,东、北、西三面都有高山拱卫,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太原城就好像搁在瓮底一样,是一个易守不易攻的城市。
太原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早在1948年,阎锡山已把太原变成了一座碉堡城,一座名副其实的碉堡城。站在东山顶上俯首望去,城周围的每一个山岗、每一处要地,都被密密麻麻数不清的像坟墓一般的碉堡覆盖着。阎锡山为维持其反动统治,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就利用太原的地形构筑永久性城防工事。抗战胜利后,他又以留用技术人员为名,收编日寇战俘3000多人为“军事顾问”,加固和增修城防工事。他以太原为中心,在周围四五十里的地区内,筑起了5000多座碉堡,有“好汉堡”、“梅花堡”、“人字堡”、“老虎堡”、“伏地堡”、“杀伤堡”,名目繁多,从一层至五层不等有砖碉、石碉、钢筋碉,有品字形、倒品字形、圆形、方形、菱形、半月形等,大多数碉堡内均存有粮、水和饮食、睡觉的设备。
一位美国记者看了这些碉堡后吃惊地说:“任何人到了太原都会为数不清的碉堡而吃惊:高的、低的、方的、三角形的,甚至藏在地下的,构成了不可思议的火力网。”
阎锡山自己说:他武装起来的“要塞城市”,足可以抵挡150 万共军的进攻。阎锡山着实为他的城防工事而自鸣得意。每当有人提到太原的城防工
事时,阎锡山的脸上立刻会露出自得的神情,即使是在最沮丧的时候,只要一想起他经营多年的城防工事,黯淡的眼神中,顿时也会放射出一丝亮光。
自从我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阎锡山就把保巢图存,作为其战略指导思想。他经常对下属说:抢粮、屯粮于手,巩固晋中,死保太原,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军在中国登陆,便可趁机反攻,卷土重来,“以城复省,以省复国”。
为表明自己死守太原的决心,阎锡山在一次记者发布会上,指着桌上几个装有毒药的小瓶,对中外记者说:“我决心死守太原,与城市共存亡。如果太原失守,我将和这些小瓶同归于尽。”
与阎锡山指天誓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徐向前却默默地进行着攻取太原的准备。
早在晋中战役胜利后,徐向前已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太原。在过去的两年多中,我华北一兵团在徐向前的指挥下,连续取得了运城、临汾、晋中战役的胜利,歼灭了大量敌人,解放了山西太原、大同之外的大部分地区。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