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作者:多人    更新:2021-12-06 18:55
  因此,深受其害的沦陷区人民送给“刮民党”中有权人物们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五子登科”。接收大员们每到一地,房子、金子、女子、车子、票子样样都要,抢封人家住宅仓库的条子满天飞,“五子”都登了“科”,个个私囊中饱,只有国库仍是空虚。
  第二句话是“有条有理”。“条”就是金条,有了金条就有了道理。不管你是日本强盗,还是汉奸,只要向接收大员献上金条,都“好说好说”,有理可讲。本该千刀万剐的大汉奸,因为送了大大的金条,居然摇身一变成了打入敌伪的“志士”。
  第三句话是“无法无天”。“法”就是法币,有了法币送给接收大员,就通了“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或可“立功受奖”。如果没有法币,那就对不起了,要“秉公办事”,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永无翻身之日。
  “五子登科”、“有条有理”、“无法无天”,饱了国民党当权者的私囊,毁了国民党统治的国家。许多后来的史学家认为,抗战胜利是国民党走向彻底失败的开始,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胜利了却遭殃的老百姓,编了一首顺口溜诅咒国民党统治者:“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天下为私,欲壑难填。国民党虽然“劫收”了敌伪和人民无以数计的大量钱财,但国民党的国库却仍然空空荡荡。因此,又残酷地用伪币兑换法币的办法想给“国家”弄点钱,以准备用作和共产党军队作战之用。日本投降时,伪币和法币的购买力,大约是25伪币等于一法币。蒋介石政府的兑换比率,却是200元伪币兑换一元法币,对于敌占区人民的资产“几乎近于没收”。
  坑了人民,肥了赃官。据当时的报纸透露,仅这一桩买卖,蒋介石等人就可净赚黄金百余万两。
  打仗不仅需要人,而且还需要钱,人和金钱是使战争机器运转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蒋介石为了支付内战的庞大军费,除了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增派捐税、田赋外,只好开动印刷机,日夜赶印钞票。通过通货膨胀,把内战经费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1945年,国民党政府共发行钞票10.3万亿元,为抗战前的7000多倍。到1945年8月,财政部统计,法币发行量实际已达到1200万亿元之多。钞票满天飞,物价就旋风似地跟着上涨。到1947年,物价涨到了抗战前的6万多倍。到1948年8月,部分物价已涨到了抗战前的2500万倍。一位经济学家在上海《观察周刊》撰文评论说,物价上涨,法币灵符失灵,如今都市大宗买卖早用黄金美钞计算,农村社会普遍以粮食作价格标准,偏僻地区又已恢复银元往来,物物交换风行各处。法币在人民心目中,“失去价值尺度的机能,失去流通手段的机能,失去支付手段的机能,失去贮藏手段的机能”。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发行的钞票几乎变成了一堆废纸。
  蒋介石进行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自1948年8月19日起以金圆为本位币,准备发行金圆券,限期收兑已经发行的法币及东北流通券;限期收兑人民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逾期任何人不得持有;限期登记管理本国人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违者将予以制裁;同时,宣布金圆券总发行额为20亿元。并规定各地物价一律冻结于8月19日水准。
  这是国民党在一个非常时期的一个非常举措,此举的胜败将会对国民党的命运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有一个可信的铁腕人物来领导进行。蒋介石此刻想到了他的儿子蒋经国。蒋介石觉得儿子自赣南步入政坛,十几年的摔打磨练,确已成材,现在儿子那年轻坚实的肩膀能够承担此重任了。
  1948年8月的一个夜晚,蒋经国应召来到了南京黄埔路总统府官邸。
  “经儿,”蒋介石待蒋经国坐定后缓缓说道:“你也知道,现在的形势令人担忧,党国危机,未有今日之甚。军事上接连失利,桂系又趁机捣乱,经济形势日益恶化,眼见不可收拾。”蒋介石说到这里、长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打仗没有钱不行,现在美国人不给钱了,得我们自己想办法。我已决定进行经济改革,以发行金圆券,收兑金银增加财政收入,或许这是挽救当前经济崩溃的一个没办法的办法。
  手中有了钱,我们和共产党的仗才能打下去。”“今天让你来,我打算命你为特派员,立即赴上海,全权推行这件事。
  黄金、白银要冻结,一两也不许外流,物价不能再涨。经儿,你此次去上海,如赴龙潭虎穴,一定要好自为之。”蒋经国一边听着父亲说,一边心里暗自思忖:“上海是父亲的发迹之地,也是父亲的经济后台——江浙财团长期盘踞的场所,现在父亲要向上海的财阀们开刀了,看来,不是万不得已,父亲是不会走这步险棋的。”蒋经国见蒋介石说完,急忙向老子表决心:“请父亲放心,兴利除弊是为儿早有的心愿。我明天就去上海,破釜沉舟干它一场,立志实现父亲的心愿!”蒋介石听了儿子的一番话,颇感安慰。似乎觉得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拍拍布满皱纹的额头不无满怀希望地说道:“经儿,此事拜托你了。”大上海,旧中国最大的都会,一向被世人视作冒险家的乐园。100年来,它富甲九州,驰名中外。十里洋场,人欲横流,它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文明发展,也藏匿着中外几千年人类的种种丑恶。不管蒋经国有多大的能量和多大的抱负,上海历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受人摆布的场所。一场龙争虎斗势所难免。
  蒋经国抵达上海的当天,《中央日报》发表社论给太子助威:“改革币制譬如割去发炎的盲肠,割得好,则身体从此康强,割得不好,则同归于尽。”报纸的言外之意向世人昭明:此次改币制决非戏台上红娘的花拳绣腿,而是包文正大人手中的杀人铡刀,没有见个鱼死网破,蒋氏父子决不会鸣锣收兵。
  蒋经国也雄心勃勃地向世人宣称:“经国此次衔命上海,志在扑灭奸商污吏,肃清腐恶势力,把新经济政策贯彻到底,不达目的,经国将不返南京。”蒋经国的到来,立刻引起上海不小的震动。有人为他祈祷,有人冷眼旁观,有人报以嘲笑。上海七百万人的眼睛都盯着这位以青天自命的太子,看他将如何在上海十里洋场里施展拳脚。
  蒋经国带着从国防部调来的原来由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勘建大队”,坐镇在外滩中央银行大楼内,喊出的口号是:“只打老虎,不扫苍蝇”。
  蒋经国按照其父的改革蓝图,从“限制物价”开始,打响了上海“打老虎”的第一炮。限定物价,是为了保护金圆券,只有金圆券稳定了,才好从老百姓手中兑换黄金白银美钞。规定,所有货物的价格必须保持在8月19日以前的市价水平上。蒋经国为了维护这个称之为的“八·一九”防线,派出了上海市的全部军警,检查市场,搜查库房,坚决打击投机分子,下令:“凡违背法令及触犯财经紧急措施条文者,商店吊销执照,负责人送刑庭法办,货物没收。”蒋经国在上海组织起由12339个青年组成的“打虎队”。“打虎队”分为20个大队,上街头示威游行,带着武器拥入工厂、商店、仓库乃至私人住宅,翻箱倒柜,掘地挖墙,搜查金银,逼迫市民兑换金圆券,告密、揭发不法事件,一时间大有顷刻之间将大上海贪官、污吏、奸商一网打尽的势头。
  发动群众这个好办法,是蒋经国早年在苏联留学时从共产党那里学来的,如今大派用场。“为了人民的生活”,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这更让老百姓愿意听的话了。蒋经国为了发动群众,一到上海,到处发表演讲,说了不少让上海老百姓愿意听的话。他在一次上海青年军人联谊会发表的《上海何处去》的演讲,使人听后无不为之感动万分、热血沸腾。他讲道:在工作的推进中,有不少的敌人在那里恐吓我们,放容继续检查仓库办奸商,将会造成有市无货,工厂停工的现象。不错,假使站在保持表面繁荣的立场来看,那是将要会使人民失望的。但是,如果站在革命的立场来看,这并不足为惧,没有香烟、绒线、毛衣、绸缎,甚至猪肉,是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相信,为了要压倒奸商的力量,为了要安定全市人民的生活,上海的市面,是不畏缺华丽衣着,而致放弃了打击奸商的勇气,投机家不打倒,冒险家不敢走,暴发户不消灭,上海人民是永远不能安定的。
  他认为:“上海许多商人,其所以发财的道理,是由于他们拥有本店制造的两个武器:一是造谣欺骗,一是勾结贪官污吏。做官的人如与商人勾结,政府将要加倍地惩办,戚再玉已经枪毙了,听说不久将来,还有类似的人,也要得训同样的命运;这就是对身为官吏的人的警告。”无疑,蒋经国的这些演讲是得人心的,一时受到了老百姓尤其是青年们的拥护,造成了强大的“打虎”声势。
  蒋经国并不满足于仅仅制造声势,他和他父亲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办事情更注重实效。既然有尚方宝剑在手,此时不显示他的铁面无私还待何时?
  蒋经国在把上海青年鼓动起来,把偌大的上海滩闹得烟云翻滚之后,开始动了杀戒。
  他首先杀了财政部的秘书陶启明。陶利用职务之便,泄露机密,串通商人抛售永纱股票大发投机财,被蒋经国一枪毙命。
  紧接着,上海滩枪声不断,上海警备部科长张亚尼、第六稽查大队长戚再玉因勒索罪被杀,奸商王春哲因囤积居奇而掉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