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悉心廉疑狱 微伺见真形(四)
作者:史杰鹏 更新:2021-12-06 18:45
少废话,继续。旁边有狱吏喝道,只回答沈令史问的内容。
小人真的不敢杀人啊。韩孔两手据地,凄惨地叫道。
看来你还是不肯招。小武道,那就只好用笞刑了。你自以为很健壮是罢?你受得了几下?说不定马上就要往外抬你的尸体。
韩孔终于号哭起来,小人交代就是。小人就马上跟进她,迅疾地跳上去,在她背后刺了一刀。她连一声都没有哼,向前扑倒在泥地上,雨伞扔在一边。我赶忙解下她腕上的钱袋,拔腿就走了。
你很快就逃走了?还是你另外又做了什么?小武道。
没有,小人没有。当时小人很慌张,什么也不敢做啊。没有强奸她。
没说你有强奸。小武忍不住想笑,那,那枚竹券呢?你这贼刑徒,说起来还是挺有心计的,竟然知道伪造一枚竹券扔在现场,引我们上当。其实你虽然贼杀26人,但受害人并未死去,本来也判不了死刑,不过是髡钳为城旦,做六年的苦役罢了。但是你伪造商贾竹券,触犯了大司农新发布的《金布律》,这可是大罪,我立即上奏廷尉府,是死是活,你只能听天由命了。
啊。韩孔尖叫起来,小人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竹券。刚才小人说的不全是实情,请令史君开恩,让小人补充几句。
哦,还有什么冤情?小武斜睨着这个健硕的贼盗大呼饶命,心里好不欢喜,但脸上还是不露声色,有话快说,等公文上报到廷尉府可就晚了。
韩孔道,望令史君容许小人把前因后果一一讲明白,否则小人一停嘴,令史君就喊用刑,小人有一千张嘴都说不明白了。就算含冤莫辨,令史君抓获小人这样一个小小的剽劫犯,也不算立了大功。刚才令史君说这件狱事和朝廷谋发案有关,倒让小人想起了一件事。小人没有杀那女子,虽然当初的确想抢劫她的钱财,可是并没有得逞。
韩孔说着,面目有点死灰,他用两只鲜血淋漓的手抱着肩膀,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恐惧的事,刹那间浑身发冷。这让小武也有点诧异,寒意隐隐从心底升起。不过他马上又惊疑了,天,难道我果真冤枉了这个贼刑徒么?
他不禁忆起了前两天和县令王德在密室的谈话。他觉得这件狱事终于要拨开云雾见青天了,可是去见王德,却发现他忧心忡忡,一幅忧惧的表情。
沈先生,王德竟然这样称呼他了,他从没这么客气过,我刚接到新淦县太守府传发到我们南昌县廷的文书,事情好生奇怪,长安方面怀疑广陵王刘胥要谋反,本县大族卫氏恐怕和刘胥有牵连。
小武当时问他,卫益寿到底什么来头,敢如此大胆?
王德说,卫氏家族曾是六国时代的豪族,族人的大部分早就迁居灞陵和阳陵27了。卫益寿这支的祖先曾在击破南越国时有功,被封为下沙侯,食南昌县下沙乡五百户。卫益寿侍奉当今皇帝,一度有宠,拜为左中郎将。后来因为细事不谨免官,诏书命令即日乘邮车离开京城,回自己的封邑。他们带罪回国,本来应该老老实实地灌园治产,加倍谨慎小心才是。可没想到行事倒越发乖戾嚣张,竟跟诸侯王勾结在一起,企图威胁朝廷。我现在忧惧的是,谋反案发生在我的县治,怕脱不了干系。这可如何是好。
真的?小武心里也一震,同时又喜悦盈胸,这回该着我大大立功了。我做亭长这么多年来,从没有扬眉吐气过,南昌县虽然不是小县,而是豫章郡都尉的治所,但它相比三辅、三河等名郡的诸多名都来说,又似乎不算一回事了。谋反大案如果发生在这里,该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如果这件小小的剽劫案真的牵扯了如此深邃的背景,而又被我沈武给挖了出来,那我完全有资格对那小小的百石卒史一职不感兴趣,就算马上选补县丞,也是应该的。县丞,那可是三百石的长吏啊,腰间可以挂印绶的。要知道印绶是我向往了多少年的东西,我的老师李顺勤恳劳作了一辈子,也只是个有秩啬夫28,秩级不过百石。即便如此,他当年佩戴印信的时候,也是那么趾高气扬。全闾里的人都来拍他的马屁,邻里之间不管有什么事,都来向他咨询。好像他不但断案厉害,还简直是个万事通了,就连闾右的富家子弟见了他也要恭敬地行礼。还是看他腰间配着一方官印。可是,那印算得了什么?连形状都是那么不堪。一般的长吏印一直到天子国玺,都是正方的,而他的印却是长条形,称为"半通",也就是说,像老师这样的,还不能算是国家的正式官吏,只能一半算官吏,另外一半还是泥腿子。而我沈武,却眨眼之间要当上三百石的长吏了,腰间一串金黄,从印色到印绶都是黄灿灿的。那时我回到青云亭,出入闾里的时候,还有谁敢不向我表示尊敬的呢?
因此,他语调都有些颤抖了,安慰王德道,明廷不必担心,按照《贼律》,凡发觉谋反,率先有所捕斩的,非但不会牵涉,还有大功。
王德拍拍他的肩膀,叹道,全仰仗先生了。狱事侦破之后,一定保举先生为县丞。
小武呆呆坐着,一时间脑子里浮想联翩,险些忘记了继续问案。
婴齐不知何时进来,在他耳边提醒道,令史君,这小小的狱事竟然如此复杂,当初太守陈不害府君的紧张实在不算多余啊!
小武这才回过神来,两手手指互相交叉,把关节按得脆响。这是他兴奋时惯有的动作,他自己都意识不到。韩孔,快把你当天的所见一一讲来。他嚷道。
韩孔低下头想了想,道,那就容小人细禀。希望令史君能安排一个方便的地方。
小武点了点头,招手把婴齐叫到身边,低声道,让这些狱吏都出去,就我们两人留下。
狱吏们都蜂拥出去了。婴齐关上门,栓好。回到韩孔身边,道,这回你该说了罢。
韩孔的脸色仍有些忧惧。再次要求喝水,然后缓缓地说,要说起那天的事,实在是不可思议呢。那天,小人根本没有来得及剽劫那女子,只看见那女子走到巷子中央,旁边一个门突然开了,那女子侧身蹩了进去。接着门内探出一个男子的脑袋,大约二十来岁,很年轻的样子,他向四周望了望,脸色诡异,然后又不见了。那天不知道是鬼使神差还是怎么,小人对那女子非常好奇。正好旁边有棵高大的樟树,我冒雨爬上去,落到那个屋顶上,又跳下屋顶,见旁边是个堆草料的房子,似乎没人,于是躲了进去,里面黑咕隆咚的,但那夯土墙壁正好有个缝隙,小人凑上去,眼睛正好能看到屋里的情形。
哦,你看见什么了?小武屏住气,心中好奇不已。
小人看见那女子收起伞,突然回过脸来,脸上似笑非笑。她的脸色很白,长得颇有几分姿色。这是我刚才没有觉察的。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美丽的一个女子,怎么会在雨天提着一个钱袋跑出来。我看见她也傻笑了一下,把伞换到右手。这时,那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子和另外一个身着杏黄衫子的女子走了过来。说实话,小人一眼看到那女子时,惊得眼珠子像弹丸一样,差点跳了出来。那女子长得实在美貌,只怕天仙也只配给她提鞋。那持伞女子见了她,躬身施礼,很恭谨地说,翁主29,今天外面一个人都没有,真是扫兴,看来只有采取别种方案了。
小武惊讶地打断韩孔,你说什么?翁主?怎么会有诸侯王的女儿来到这里?你到底有没有听错。
小人绝对没有听错。当时屋里很安静,小人离他们并不远,当时也感到恐惧,怪不得,一般的黔首贫民家里哪里会有这样白皙的女子,一定是从养尊处优的大户人家出来的,原来竟然是某个诸侯王的女儿。小人听到那黄衫女子道,算了,不管怎么样,这个计划要完成。如果能劫得南昌县强弩三万五千张,我们的力量那就足够。对了,卫益寿那边怎么样?
那持伞女子道,还没有,卫益寿那伧父,胆小如鼠,仍很犹豫,不敢动作。大概还想等到皇帝陛下的赦令呢。
那黄衫美人道,卫益寿的确是个伧父,他的族弟卫子方在长安做着长乐卫尉,看样子官是做得很大。可是近来也很倒霉,皇帝陛下这些年来可是越来越糊涂了,他身体不好,竟然相信什么鬼巫蛊30,怀疑有人祝诅31他。而江充这个奸贼投其所好,最近卫子方已经牵连此事下狱,结果不知道会如何呢。
那持伞的女子道,是啊,婢子得到翁主的文书,就当即转告了卫益寿,他还不信。皇帝陛下不住在长安未央宫,却跑到三百里外的甘泉宫养病,并且下了一道密诏,命令按道侯韩说全权处理巫蛊狱事。我看这回连皇太子也凶多吉少。
小人真的不敢杀人啊。韩孔两手据地,凄惨地叫道。
看来你还是不肯招。小武道,那就只好用笞刑了。你自以为很健壮是罢?你受得了几下?说不定马上就要往外抬你的尸体。
韩孔终于号哭起来,小人交代就是。小人就马上跟进她,迅疾地跳上去,在她背后刺了一刀。她连一声都没有哼,向前扑倒在泥地上,雨伞扔在一边。我赶忙解下她腕上的钱袋,拔腿就走了。
你很快就逃走了?还是你另外又做了什么?小武道。
没有,小人没有。当时小人很慌张,什么也不敢做啊。没有强奸她。
没说你有强奸。小武忍不住想笑,那,那枚竹券呢?你这贼刑徒,说起来还是挺有心计的,竟然知道伪造一枚竹券扔在现场,引我们上当。其实你虽然贼杀26人,但受害人并未死去,本来也判不了死刑,不过是髡钳为城旦,做六年的苦役罢了。但是你伪造商贾竹券,触犯了大司农新发布的《金布律》,这可是大罪,我立即上奏廷尉府,是死是活,你只能听天由命了。
啊。韩孔尖叫起来,小人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竹券。刚才小人说的不全是实情,请令史君开恩,让小人补充几句。
哦,还有什么冤情?小武斜睨着这个健硕的贼盗大呼饶命,心里好不欢喜,但脸上还是不露声色,有话快说,等公文上报到廷尉府可就晚了。
韩孔道,望令史君容许小人把前因后果一一讲明白,否则小人一停嘴,令史君就喊用刑,小人有一千张嘴都说不明白了。就算含冤莫辨,令史君抓获小人这样一个小小的剽劫犯,也不算立了大功。刚才令史君说这件狱事和朝廷谋发案有关,倒让小人想起了一件事。小人没有杀那女子,虽然当初的确想抢劫她的钱财,可是并没有得逞。
韩孔说着,面目有点死灰,他用两只鲜血淋漓的手抱着肩膀,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恐惧的事,刹那间浑身发冷。这让小武也有点诧异,寒意隐隐从心底升起。不过他马上又惊疑了,天,难道我果真冤枉了这个贼刑徒么?
他不禁忆起了前两天和县令王德在密室的谈话。他觉得这件狱事终于要拨开云雾见青天了,可是去见王德,却发现他忧心忡忡,一幅忧惧的表情。
沈先生,王德竟然这样称呼他了,他从没这么客气过,我刚接到新淦县太守府传发到我们南昌县廷的文书,事情好生奇怪,长安方面怀疑广陵王刘胥要谋反,本县大族卫氏恐怕和刘胥有牵连。
小武当时问他,卫益寿到底什么来头,敢如此大胆?
王德说,卫氏家族曾是六国时代的豪族,族人的大部分早就迁居灞陵和阳陵27了。卫益寿这支的祖先曾在击破南越国时有功,被封为下沙侯,食南昌县下沙乡五百户。卫益寿侍奉当今皇帝,一度有宠,拜为左中郎将。后来因为细事不谨免官,诏书命令即日乘邮车离开京城,回自己的封邑。他们带罪回国,本来应该老老实实地灌园治产,加倍谨慎小心才是。可没想到行事倒越发乖戾嚣张,竟跟诸侯王勾结在一起,企图威胁朝廷。我现在忧惧的是,谋反案发生在我的县治,怕脱不了干系。这可如何是好。
真的?小武心里也一震,同时又喜悦盈胸,这回该着我大大立功了。我做亭长这么多年来,从没有扬眉吐气过,南昌县虽然不是小县,而是豫章郡都尉的治所,但它相比三辅、三河等名郡的诸多名都来说,又似乎不算一回事了。谋反大案如果发生在这里,该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如果这件小小的剽劫案真的牵扯了如此深邃的背景,而又被我沈武给挖了出来,那我完全有资格对那小小的百石卒史一职不感兴趣,就算马上选补县丞,也是应该的。县丞,那可是三百石的长吏啊,腰间可以挂印绶的。要知道印绶是我向往了多少年的东西,我的老师李顺勤恳劳作了一辈子,也只是个有秩啬夫28,秩级不过百石。即便如此,他当年佩戴印信的时候,也是那么趾高气扬。全闾里的人都来拍他的马屁,邻里之间不管有什么事,都来向他咨询。好像他不但断案厉害,还简直是个万事通了,就连闾右的富家子弟见了他也要恭敬地行礼。还是看他腰间配着一方官印。可是,那印算得了什么?连形状都是那么不堪。一般的长吏印一直到天子国玺,都是正方的,而他的印却是长条形,称为"半通",也就是说,像老师这样的,还不能算是国家的正式官吏,只能一半算官吏,另外一半还是泥腿子。而我沈武,却眨眼之间要当上三百石的长吏了,腰间一串金黄,从印色到印绶都是黄灿灿的。那时我回到青云亭,出入闾里的时候,还有谁敢不向我表示尊敬的呢?
因此,他语调都有些颤抖了,安慰王德道,明廷不必担心,按照《贼律》,凡发觉谋反,率先有所捕斩的,非但不会牵涉,还有大功。
王德拍拍他的肩膀,叹道,全仰仗先生了。狱事侦破之后,一定保举先生为县丞。
小武呆呆坐着,一时间脑子里浮想联翩,险些忘记了继续问案。
婴齐不知何时进来,在他耳边提醒道,令史君,这小小的狱事竟然如此复杂,当初太守陈不害府君的紧张实在不算多余啊!
小武这才回过神来,两手手指互相交叉,把关节按得脆响。这是他兴奋时惯有的动作,他自己都意识不到。韩孔,快把你当天的所见一一讲来。他嚷道。
韩孔低下头想了想,道,那就容小人细禀。希望令史君能安排一个方便的地方。
小武点了点头,招手把婴齐叫到身边,低声道,让这些狱吏都出去,就我们两人留下。
狱吏们都蜂拥出去了。婴齐关上门,栓好。回到韩孔身边,道,这回你该说了罢。
韩孔的脸色仍有些忧惧。再次要求喝水,然后缓缓地说,要说起那天的事,实在是不可思议呢。那天,小人根本没有来得及剽劫那女子,只看见那女子走到巷子中央,旁边一个门突然开了,那女子侧身蹩了进去。接着门内探出一个男子的脑袋,大约二十来岁,很年轻的样子,他向四周望了望,脸色诡异,然后又不见了。那天不知道是鬼使神差还是怎么,小人对那女子非常好奇。正好旁边有棵高大的樟树,我冒雨爬上去,落到那个屋顶上,又跳下屋顶,见旁边是个堆草料的房子,似乎没人,于是躲了进去,里面黑咕隆咚的,但那夯土墙壁正好有个缝隙,小人凑上去,眼睛正好能看到屋里的情形。
哦,你看见什么了?小武屏住气,心中好奇不已。
小人看见那女子收起伞,突然回过脸来,脸上似笑非笑。她的脸色很白,长得颇有几分姿色。这是我刚才没有觉察的。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美丽的一个女子,怎么会在雨天提着一个钱袋跑出来。我看见她也傻笑了一下,把伞换到右手。这时,那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子和另外一个身着杏黄衫子的女子走了过来。说实话,小人一眼看到那女子时,惊得眼珠子像弹丸一样,差点跳了出来。那女子长得实在美貌,只怕天仙也只配给她提鞋。那持伞女子见了她,躬身施礼,很恭谨地说,翁主29,今天外面一个人都没有,真是扫兴,看来只有采取别种方案了。
小武惊讶地打断韩孔,你说什么?翁主?怎么会有诸侯王的女儿来到这里?你到底有没有听错。
小人绝对没有听错。当时屋里很安静,小人离他们并不远,当时也感到恐惧,怪不得,一般的黔首贫民家里哪里会有这样白皙的女子,一定是从养尊处优的大户人家出来的,原来竟然是某个诸侯王的女儿。小人听到那黄衫女子道,算了,不管怎么样,这个计划要完成。如果能劫得南昌县强弩三万五千张,我们的力量那就足够。对了,卫益寿那边怎么样?
那持伞女子道,还没有,卫益寿那伧父,胆小如鼠,仍很犹豫,不敢动作。大概还想等到皇帝陛下的赦令呢。
那黄衫美人道,卫益寿的确是个伧父,他的族弟卫子方在长安做着长乐卫尉,看样子官是做得很大。可是近来也很倒霉,皇帝陛下这些年来可是越来越糊涂了,他身体不好,竟然相信什么鬼巫蛊30,怀疑有人祝诅31他。而江充这个奸贼投其所好,最近卫子方已经牵连此事下狱,结果不知道会如何呢。
那持伞的女子道,是啊,婢子得到翁主的文书,就当即转告了卫益寿,他还不信。皇帝陛下不住在长安未央宫,却跑到三百里外的甘泉宫养病,并且下了一道密诏,命令按道侯韩说全权处理巫蛊狱事。我看这回连皇太子也凶多吉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