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开端
作者:乔丹?彼得森    更新:2024-03-24 16:02
  新的孕育

  如果在一生之中,他人对你的看法都会受到你被孕育的方式的影响,那会怎么样呢?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就是路易丝·布朗的生活,她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由母亲的卵子和父亲的精子经过体外受精而诞生。


  布朗是在上学前从父母那儿得知自己被孕育的方式的。在整个童年,她一直被各种问题轰炸,经常要向同学们解释自己不是在实验室出生的。


  孩提时期,布朗有时会感觉到非常孤单。“我觉得只有我是这样的。”她回忆道。不过,长大后,她的孤独感逐渐下降,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这种方式被孕育。


  实际上在今天,布朗一点儿也不孤单。已经有超过500万婴儿以这种方式出生,这几乎成了一种常规手段。28岁的时候,布朗自己做了母亲,她以传统方式生下了一个男婴,并给他取名卡梅伦(Falco, 2012; ICMART, 2012)。


  当年布朗被孕育的过程也许十分新奇,但出生后她的发展就一直遵循着常规模式。虽然以不同孕育方式诞生的人的发展细节有所不同,但30多年前试管中诞生的生命,其大体发展进程都与我们类似。无论是游泳健将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教皇还是你我,所有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


  布朗的孕育只是美丽新世界中的一页,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从克隆、贫穷,到预防艾滋病等。这些因素背后存在更基本的问题:我们的生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在整个生命进程中,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如何变化的?在毕生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人格和社会关系是如何发展的?

  这类问题就是毕生发展的核心。毕生发展领域涉及广阔的时间跨度和广泛的研究领域。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不同专家关注布朗的兴趣焦点分别是什么。


  · 研究生物层面行为的毕生发展心理学家,可能更关注布朗出生前的机能是否会因体外受精而受到影响。


  · 研究遗传的毕生发展研究者,可能更感兴趣于布朗父母的遗传基因是如何影响其日后行为的。


  · 研究思维过程的毕生发展研究者,会考察随着布朗年龄的增长,她对自己受孕本质的理解会如何变化。


  · 关注生理发育的毕生发展心理学家,可能思考布朗生长发育的速度是否会和以传统方式受孕的孩子不同。


  · 特别关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毕生发展研究者,可能会着眼于研究布朗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及其友谊类型。


  尽管兴趣不同,但这些专家都关注着一个问题:理解生命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发展心理学家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研究父母的生物遗传以及生活环境对人类将来的行为、人格和潜能的影响。


  无论更关注遗传还是环境,所有的发展心理学家都承认,二者都无法单独说明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相反,我们必须考察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试着领会这两者是如何共同影响人类的行为的。


  在本节中,我们将围绕毕生发展的领域展开讨论。首先,我们会讨论这一领域的范围,呈现其所涉及的广泛主题以及年龄范围;其次,我们将以一个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发展,考察这个领域的关键问题及存在的争论;最后,我们会讨论发展心理学家是如何用研究来提出和回答问题的。


  毕生发展研究取向

  你是否曾经感叹于婴儿是如何用他完美的小手紧紧抓住你的手指的?是否惊叹于学前儿童是如何有条不紊地画画的?你是否惊讶于青少年如何做出很好的决策:如邀请谁来参加聚会,或判断下载音乐文件是否有违伦理规范?是否惊讶于一个中年政客怎样做到凭记忆(memory),即信息被记忆、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进行一场完美的长篇演讲?你又有没有想过,是什么使80岁的爷爷和他在40岁当父亲时的自己很像?


  如果你曾经产生过类似的疑问,那你其实已经在运用毕生发展领域科学家的视角来提问题了。毕生发展是对个体在生命历程中行为模式的发展、变化和稳定性进行研究的领域。


  首先,毕生发展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成长、变化和稳定性。与其他科学学科一样,毕生发展心理学家应用科学方法来检验他们的假设,建立发展理论,并使用科学技术方法系统地验证其假设的准确性。


  其次,毕生发展关注人类的发展。虽然也有一些发展心理学家在研究非人类物种,但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在研究人类。有些人试图理解发展的普遍原则;有些人关注文化、种族和民族差异对发展的影响;还有些人试图理解特质和性格的个体差异。尽管研究取向不同,但所有发展心理学家都将毕生发展看作是贯穿一生的连续过程。


  再次,发展心理学家不仅关注毕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也关注稳定性。他们探讨人们在什么方面、什么阶段,会表现出变化和发展,又是在什么时候,行为会以怎样的方式与先前的行为保持一致性和连续性。


  最后,发展心理学家们假设:发展的过程从生命孕育开始一直持续到生命的结束。在一些方面,个体不断变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而在另一些方面,个体的行为则又保持着稳定的状态。他们认为,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生命阶段掌控着个体所有的发展过程,而是每一个生命阶段都保持着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能力。


  描述毕生发展:领域的界定

  学习目标1.1 描述毕生发展领域的界定。


  很显然,毕生发展定义宽泛、领域广阔。通常,毕生发展专家的研究会涉及多个不同的领域,而不同研究者会专门研究一个特定的领域和相对应的年龄范围。


  毕生发展的主题 一些发展心理学家关注生理发展(physical development),考察身体各部分的构造,如大脑、神经系统、肌肉和感官,以及发展中所需的饮食和睡眠等如何决定行为。例如,有的专家可能会关注营养不良对个体成长速度的影响,有的专家则可能更关注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在成年期是如何下降的(Fell & Williams, 2008; Muiños & Ballesteros, 2014)。


  另一些发展专家对认知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感兴趣,试图理解智能的发展和变化会怎样影响个体行为。认知发展心理学家会关注学习、记忆、问题解决和智力等方面。例如,他们可能想知道问题解决能力在整个生命进程中是如何变化的,人们解释自己学业成功和失败的方式之间是否存在文化差异,生命早期的创伤性事件在以后的生活中会被怎样回忆起来(Penido et al., 2012; Feldman, 2013)。


  还有一些发展专家关注人格(personality)和社会性发展(social development)。人格是指区分不同个体的持久性特征的总和。人格发展(personality development)研究的是在毕生发展过程中,将不同个体区分出来的独有特性的变化和稳定性。社会性发展则考察在毕生发展过程中,个体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发展、变化和保持稳定的方式。对人格发展感兴趣的发展心理学家可能会探寻是否存在毕生稳定、持续的人格特质,而对社会性发展感兴趣的专家可能更关注种族偏见、贫穷或离婚对发展的影响(Evans,Boxhill,& Pinkava,2008,Lansford,2009;Tine,2014)。这四个主要的主题领域,即生理、认知、社会性和人格发展的相关内容,总结于表1-1中。


  表1-1 毕生发展的研究取向


  年龄范围与个体差异 除了选择一个特定主题领域,发展心理学家还会关注某一特定年龄范围。毕生发展通常大致分为几个年龄阶段:产前期(从受孕到出生)、婴幼儿期(出生到3岁)、学前期(3~6岁)、儿童中期(6~12岁)、青少年期(12~20岁)、成年早期(20~40岁)、成年中期(40~60岁)、成年晚期(60岁到死亡)(1)。


  我们需要谨记:这些阶段是社会建构的。社会建构(social construction)是一个关于现实的共有观念,它广为人知但仅能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因此,一个阶段年龄范围的划分,甚至对这个阶段本身的定义,在很多方面都是主观且受限于文化的。例如,在17世纪之前,儿童仅被看作是小大人。此外,一些阶段有清晰的分界线(婴幼儿期始于出生,学前期结束于进入小学,青少年期始于性成熟);另一些阶段则不然。


  以成年早期为例,许多文化将这一阶段假定为从20岁开始。而这个年龄之所以引人关注,只是因为它标志着“十几岁”阶段的结束。事实上,对那些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来讲,19或20岁的年龄变化并没有太重要的意义,它只是大学生涯中的一年。对于他们而言,更多变化可能出现在22岁左右离开大学的时候。此外,在一些文化背景下,成年期开始得更早一些,当孩子开始全职工作时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成年了。


  事实上,一些发展心理学家提出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划分方法。比如,心理学家杰弗里·阿内特(Jeffery Arnett)认为青少年期将延续到成年初显期,后者又将从青少年晚期一直持续到25岁左右。在成年初显期,人们虽不再是青少年,但也还未能完全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他们依然在尝试确立身份认同且不断进行着自我探索(de Dios, 2012; Syed & Seiffge-Krenke, 2013; Sumner, Burrow, & Hill, 2015; Arnett, 2016)。


  总之,生命中各种事件发生的时间进程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s)。一方面,这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个体成熟的速度不同,会在不同时间点达到各自发展的里程碑。另一方面,环境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结婚年龄在不同文化下的差异很大,而这部分取决于婚姻在不同文化中所发挥的不同功能。


  这两个印度儿童的婚礼便是一个例子,说明了环境因素在决定特定行为出现的年龄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主题与年龄间的联系 毕生发展的每一个主题领域(生理、认知、社会性和人格发展),在人的一生中都发挥着作用。因此,一些发展心理学家可能更关注产前期的生理发展,另一些人则更关注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一些研究者可能特别关注学前期的社会性发展,另一些则更关注成年晚期的社会关系。还有人可能用更广泛的视角,研究生命各个阶段的认知发展。


  在本书中,我们将采用全面的视角,按照从产前期到成年晚期再到死亡的时间顺序,探讨每个阶段的生理、认知、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同辈群体及其他因素对发展的影响:在社会中与他人一起发展


  学习目标1.2 描述同辈群体及其如何影响发展。


  鲍勃生于1947年,诞生于“婴儿潮”时期。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士兵回国导致了出生率飙升。在民权运动的鼎盛阶段,鲍勃正值青少年期。他的妈妈利娅生于1922年,她那一代人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经济大萧条的阴影中度过的。鲍勃的儿子乔恩出生在1975年,现在已经开始找工作和建立家庭了,乔恩是所谓的“X世代”的一员。乔恩的妹妹生于1982年,又属于下一代了,社会学家称为“千禧一代”。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人是其所处社会时代的产物。每个人都属于一个特定的同辈群体(cohort)——生于同一时代、相同地域的人类群体。一些主要的社会事件,如战争、经济复苏和萧条、饥荒、流行病(如艾滋病)等,会对特定同辈群体的成员产生相似的影响(Mitchell, 2002; Dittman, 2005)。


  同辈效应(cohort effects)属于历史方面的影响——与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相联系的生物和环境影响。例如,恐怖分子袭击世贸中心时,住在纽约的人们共同经历了生物和环境方面的挑战(Bonanno, et al., 2006; Breslau, Bohnert, & Koenen, 2010; Park, Riley, & Snyder, 2012)。


  从教育工作者的视角看问题


  同辈效应怎样影响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准备?例如,与身处于网络出现之前的群体中相比,身处于习惯使用网络的群体中,人们会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相反,年龄方面的影响是指无论个体出生于何时何地,当他们处于同一年龄阶段时,受到的生物和环境影响都是相似的。例如,青春期和绝经期等生物事件在所有社会中基本都发生在同一年龄阶段。同样,像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等社会文化事件,也属于年龄方面的影响范畴,因为在大多数文化下,个体都是6岁左右开始接受教育的。


  发展也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对不同个体来说,社会和文化因素出现于不同的时间,该出现时间受到民族、社会阶层和所属亚文化等变量的影响。例如,生活富裕的白种儿童受到的社会文化影响和贫困的少数族裔儿童是不同的(Rose et al., 2003)。


  最后,非常规生活事件(non-normative life events)是仅在特定个体的生活中发生的、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常遇到的、特殊的非典型事件。例如,6岁孩子在车祸中失去父母,这件事就是一个明显的非常规生活事件。更多讨论见“文化维度”专栏。


  文化维度文化、民族和种族如何影响发展

  中美洲玛雅文化中的母亲认为,自己与婴儿之间的频繁接触是良好养育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不能与婴儿接触时,她们会感到身体不适。她们看到北美母亲将婴儿放下时会很震惊,并将婴儿的哭泣看作是北美母亲的养育失职(Morelli et al., 1992)。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上述两种养育观点?一个正确,另一个错误?如果我们考虑到文化因素,就可能不会这样认为。不同文化和亚文化群体对于抚养婴儿的恰当方式都有着自己的观点,正如他们对婴儿应用怎样的发展目标也存在不同看法一样(Huijbregts et al., 2009; Chen, Chen, & Zheng, 2012; Eeckhaut et al., 2014)。


  很明显,要了解发展过程,发展心理学家必须考虑广泛的文化因素,如个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取向、民族特点、种族、社会经济和性别差异。充分考虑文化因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还能更精确地将其应用于改善人类的社会环境。


  在研究复杂多样的人群时,种族和民族这两个术语经常会被不恰当使用。种族是一个生物学概念,起初是基于人种的生理和结构特征来进行分类的。不过这样的定义并不适用于人类,研究表明这不是一种区分人群的有意义的方式。比如,根据不同定义,可以有3~300个种族,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可以在遗传上清楚区分的。事实上,99.9%的基因组成在所有人类群体中都是相同的,这一事实也使得以种族区分人类的问题显得没什么意义了。因此,在今天种族会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建构,是由人们及其信仰所定义的(Helms, Jernigan, & Mascher, 2005; Smedley & Smedley, 2005; Alfred & Chlup, 2010)。


  相反,民族群体和民族是更通行的术语,其认同度也更高,民族与文化背景、国籍、宗教信仰和语言有关。同一民族群体的成员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群体历史。


  此外,关于如何命名才能更好地反映种族和民族群体之间的差异,还未有定论。应该使用“非裔美国人”这种具有地理和文化意味的命名,来取代“黑人”这种主要关注种族和肤色的称呼吗?“美国原住民”是比“印第安人”更好的称呼吗?“西班牙裔”这种称呼比“拉丁美洲人”更合适吗?研究者应该如何准确地在多种族背景下对人群进行分类呢?

  为了全面理解发展过程,我们需要考虑与人类多样性相联系的复杂主题。事实上,只有通过发现不同民族、文化和种族群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发展心理学家才可以将发展的普遍原则和文化决定的发展区分开来。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毕生发展研究将把关注点从主要针对北美和欧洲国家个体的发展,转向关注全球个体的发展(Fowers & Davidov, 2006; Matsumoto & Yoo, 2006; Kloep et al., 2009)。


  关键议题和问题:决定毕生发展的先天与后天因素

  毕生发展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旅程,每个人在这个旅途中都会经历一些相同的里程碑。对探索这个领域的发展心理学家来说,人们毕生发展情况的差异性引出了很多问题。考察个体由生至死所经历巨大变化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实际年龄有多重要?是否存在清晰明确的发展时间表?如何找到发展的主线及普遍模式?


  虽然人们对人类发展性质和轨迹问题的热衷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毕生发展才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被分离出来。从此,人们对上述问题的争论就不曾停止过。


  在本节中,我们将考察毕生发展领域中最重要的,也是存在持续争议的四个议题,并探讨研究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


  连续性变化与阶段性变化


  学习目标1.3 解释连续性变化和阶段性变化的区别。


  挑战发展心理学家的首要问题之一是:发展过程究竟是连续性的,还是阶段性的。在连续性变化(continuous change)中,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每个水平的成就都建立在之前水平的基础上。连续性变化是量的变化,推动变化的机制在毕生发展过程中都是保持不变的。因此,连续性变化所产生的是程度上的变化,而不是性质上的变化。例如,人们身高的变化就是连续性的。一些研究者认为人们思维能力的变化也是连续的、逐渐提高的,而不是突然发展出全新的认知加工能力。


  相反,另一些人将发展视为阶段性变化(discontinuous change),变化发生在截然不同的阶段中。每个阶段带来的行为都与前一阶段的行为存在本质差异。让我们重新考虑一下认知发展的过程,一些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思维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不仅是在数量上,而且是在质量上。


  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对于连续性和阶段性的问题只考虑单一立场是不合适的。很多类型的发展变化是连续性的,但也有很多明显是阶段性的(Heimann, 2003; Gumz et al., 2010; Burgers, 2016)。


  关键期与敏感期:评估环境事件的影响


  学习目标1.4 区分关键期与敏感期。


  如果一个怀孕11周的妇女患上了风疹(德国麻疹),那她所生的孩子也很可能有严重问题,如失明、耳聋和心脏病。而如果她是在怀孕30周时患上该疾病的,对胎儿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这种不同的后果阐明了关键期的概念。关键期(critical period)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此时特定的事件会造成重大影响。这时,某些特定的环境刺激成为正常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Uylings, 2006)。


  虽然毕生发展的早期研究者大力强调关键期的重要性,但近期的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在很多领域都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尤其是在人格和社会发展领域。例如,缺乏早期特定的社会经验并不会对个体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可以利用日后的经验帮助他们弥补早期的不足。


  总之,发展心理学家现在更倾向于用“敏感期”来代替“关键期”。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s)是指机体处于对环境中特定类型的刺激具有更强易感性的时期。与关键期不同的是,特定环境刺激在敏感期缺失并不总是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结果。


  理解关键期和敏感期在概念上的区别是很重要的:关键期假设的是,当特定种类的环境影响不存在时,就会给发展中的个体带来永久的、不可逆的结果。相反,尽管在敏感期缺少特定的环境影响可能阻碍个体的发展,但之后的经验是可以补足早期缺失的。换句话说,敏感期的概念肯定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Hooks & Chen, 2008; Steele et al., 2013; Hartley & Lee, 2015)。


  关注毕生发展还是特定阶段发展

  学习目标1.5 描述毕生发展的研究是如何拓展的。


  早期发展心理学家倾向于关注婴幼儿期和青少年期,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毕生发展的其他阶段。但近期发展心理学家认为,整个毕生发展过程都很重要,正如本书所述,发展和变化会持续存在于毕生发展的每个阶段。


  此外,为了全面理解社会环境对特定年龄阶段个体产生的影响,我们必须考察向个体提供这种影响的关键人群。例如,为了理解婴幼儿的发展,我们需要弄清父母的年龄对婴幼儿的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一个初为人母的15岁妈妈和一个37岁经验丰富的母亲将会提供完全不同的家庭影响。因此,婴幼儿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父母发展所派生的结果。


  另外,发展心理学家保罗·巴尔特斯(Paul Baltes)指出,毕生发展同时涉及获得和丧失。随着年龄增长,一些能力变得更加娴熟老练,另一些技能则开始消退。例如,个体的词汇量从儿童时期到成年期都在保持增长,但一些身体能力,如反应时,则在成年早期和中期达到顶峰,然后开始衰退(Baltes, 2003; Ghisletta et al., 2010;Cid-Fernández,Lindin,& Diai 2016)。


  先天与后天对发展的相对影响


  学习目标1.6 总结先天和后天对发展的影响。


  发展中的一个永久话题是,个体的行为有多少取决于他们遗传(先天)的影响,又有多少取决于其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后天)的影响(Wexler, 2006)。


  先天是指从父母遗传得来的特质、才能和能力。它包含遗传信息预先确定的演变过程,即成熟(maturation)的过程。人类从一个受精卵发展为由几十亿个细胞组成的完整个体,这些基因和遗传因素一直发挥着作用。先天因素决定了我们的眼睛是蓝色还是褐色,决定了我们毕生都有浓密的头发还是会逐渐变秃,决定了我们在运动上会有什么表现。先天因素还决定了我们大脑的发育方式,从而使得我们可以阅读这一页纸上的文字。


  相反,后天是指塑造行为的环境影响。一些影响可能是生物上的,如怀孕母亲摄入可卡因对胎儿的影响以及婴儿可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其他影响可能会更社会化,如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或者同伴压力(stress)对青少年的影响。压力也称应激,是指个体在面临威胁或挑战性事件时,身体和情绪的反应。最后,还有一些影响是社会层面作用的结果,如个体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


  虽然发展心理学家不认同“行为只是单独由先天或后天因素决定”的想法,但先天—后天的问题仍引发了强烈的争论。以智力为例,如果智力基本上由遗传所决定,并且在出生时已经基本确定,那么生命后期努力提高智力的行为将注定失败。相反,如果智力基本是环境影响,如学校教育和家庭培养的质和量的结果,那么我们可以期望通过提高社会条件来促进智力的提高。


  显然,先天和后天因素都不能独立解释大部分的发展现象。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是复杂的,因为一些遗传决定的特征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而且还能间接塑造个体的环境。例如,儿童爱哭的特质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也可能是因为父母对持续的哭声具有高度敏感性,一听到哭声就会匆匆赶去安慰,从而影响了儿童所处的环境。因此,父母对儿童因遗传所决定的行为的敏感反应,成为影响儿童日后发展的环境因素。


  同样,虽然遗传背景让我们倾向于表现出特定行为,但这些行为在缺乏适当环境的情况下也难以发生。拥有相似遗传背景的个体(例如同卵双胞胎)可能具有相去甚远的行为方式,而具有完全不同遗传背景的人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会有相似的行为(Gangestad, 2010; Barnes & Boutwell, 2013; Segal et al., 2015)。


  总之,先天和后天的问题非常具有争议性。归根结底,我们应该将其看作是一个统一体的两端,而特定行为会存在于这两者之间的某个位置。这与我们所提到的其他矛盾问题类似。例如,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也不是对立的“不是/而是”的过程,一些发展形式偏向于统一体“连续”的一端,另一些则靠近“不连续”的一端。总之,几乎没有人认为发展过程是绝对的“不是/而是”过程(Deater-Deckard & Cahill, 2006; Rutter, 2006; Selig & Lopez, 2016)。


  回顾、检测和应用回顾

  学习目标1.1 描述毕生发展领域的界定。


  毕生发展是一种用来理解人类在一生中的成长与变化的科学方法。该领域涵盖了广泛的年龄范围和主题。它的主要目标是考察人类所在的年龄群体与其生理、认知、社会性和人格发展之间的联系。


  学习目标1.2 描述同辈群体及其如何影响发展。


  基于相近的年龄和出生地点,作为同辈群体的成员,人们会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人们同样受到年龄、社会文化和非常规生活事件方面的影响。


  学习目标1.3 解释连续性变化和阶段性变化的区别。


  在连续性变化中,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每个水平的成就都建立在之前水平的基础上。连续性变化是量变,推动发展的机制在毕生发展过程中都保持不变。相反,阶段性变化中,变化发生在截然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的行为都与前一阶段的行为有质的区别。


  学习目标1.4 区分关键期与敏感期。


  关键期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此时特定的事件都会造成重大影响。敏感期是指机体处于对环境中特定类型的刺激具有更强易感性的时期。然而,与关键期不同的是,特定环境刺激在敏感期缺失并不总是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结果。


  学习目标1.5 描述毕生发展的研究是如何拓展的。


  对于早期的发展,心理学家倾向于关注婴幼儿期和青少年期,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毕生发展的其他阶段。但近期发展心理学家认为,整个毕生发展过程都很重要,发展和变化会持续存在于毕生发展的每个阶段。


  学习目标1.6 总结先天和后天对发展的影响。


  先天指的是从父母遗传得来的特质、才能和能力。相反,后天指的是塑造行为的环境影响。


  自我检测


  1.毕生发展心理学家提出的三个假设包括:1)关注人类发展;2)对发展、变化和稳定性的理解;3)____。


  a.发展会持续整个毕生过程

  b.儿童时期的发展变化是唯一值得研究的变化


  c.毕生发展的一些阶段比另一些阶段更重要

  d.发展是一个稳定不变的过程

  2.个体说出第一个完整句子的时间,是以下哪一种影响的例子____。


  a.历史方面的影响

  b.年龄方面的影响

  c.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

  d.非常规生活事件的影响


  3.格雷迪认为人类是通过微小的量的累积而发展的,他的姐妹安德烈娅不同意,认为人类发展是更加独立和阶段性的。他们的争论反映的主题是____。


  a.关键期与敏感期

  b.先天与后天

  c.连续性与阶段性


  d.毕生发展与特定阶段

  4.在发展中特殊时间点上发生的特定事件会造成重大影响,这描述的是____。


  a.关键期

  b.敏感期

  c.遗传期

  d.胚胎期

  扫描二维码,

  获取全书“自我检测”的答案。


  应用于毕生发展


  举出一些例子,说明文化,即广义文化或者文化的一些方面影响人类发展的方式。


  1.2 毕生发展的视角与理论

  直到17世纪,欧洲才出现“儿童期”这个概念。在此之前,儿童只是简单地被认为是小大人。人们认为儿童有着与成人同样的需求和愿望、相同的恶习与美德,也没有其他特权。他们有着和成人相同的着装,也有着和成人一样的工作时间。儿童也会因为违法行为而遭受与成人同样的惩罚。如果他们偷东西就会被吊起来;如果他们在自己的身份或社会地位允许的范围之内做得好,就可以获得成功。


  社会对“儿童期”的看法,以及对儿童的适当要求在随着时代改变。在20世纪早期,这些儿童在煤矿中做着全职工作。


  这种对“儿童期”的视角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却是社会对毕生发展的理解。从这种视角看来,年龄并不会带来除了“尺寸大小”以外的差异。人们认为个体在贯穿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至少在心理水平上如此(Aries, 1962; Acocella, 2003; Hutton, 2004; Wines, 2006)。


  虽然中世纪有关发展的视角很容易被否定,但要回答“现代的替代视角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却并不简单。我们应该关注在毕生发展中生理方面的变化、成长和稳定,还是应该专注于认知或社会性方面的研究,抑或其他因素?

  事实上,研究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学者们在以多种不同的视角来考察这一领域。每种视角包含一种或多种理论(theories),即对所关注现象概括性、系统性的解释和预测。理论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理解很多看上去无组织的事实或原理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基于自己的经验、民间传说还是媒体报道的故事,我们都会建立起关于发展的“理论”。然而,关于毕生发展的理论是不同的。个人自己的理论随意地建立在未经证实的观察之上,而发展心理学家们的理论则更为正式,建立在对以往的发现和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整合之上。视角与理论使发展心理学家们能够总结和组织以往的观察结果,并使他们能够在超出现有观察结果的范围之外,对那些并没有直接出现的部分进行演绎推理。此外,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是需要通过研究进行严格检验的;而个人的发展理论则并没有经过论证,甚至可能从不会被质疑(Thomas, 2001)。


  我们将考察毕生发展的六种主要视角:心理动力学、行为、认知、人本主义、情境及演化视角。每种视角强调发展的不同方面,指引心理学家选择特定的研究方向。此外,每种视角都在不断发展着,以适应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活跃学科。


  心理动力学、行为和认知视角

  首先,让我们来检视心理动力学、行为和认知视角的主要理论观点,以及它们是如何解释毕生发展的。


  心理动力学视角:关注个体内部

  学习目标1.7 描述心理动力学视角的基本内容。


  玛丽索尔6个月大时,经历了一场血淋淋的摩托车交通事故——这或许是她父母告诉她的,因为她并没有相关的记忆。然而,现在24岁的她却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关系,她的治疗师正在探寻这一人际问题是否根源于早期的那场车祸。


  寻找这种联系似乎看起来有些牵强,但在心理动力学视角(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的拥护者看来,这并非不可能。他们认为很多行为是由人们无意识或无法控制的内驱力、记忆和冲突所驱动的。这种内驱力可能源于儿童时期,并且会影响人的一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与心理动力学视角最紧密相关的人物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生于1856年,卒于1939年,是维也纳的精神病医师。他具有革命性的观点不仅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影响非凡,也对整个思想界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Masling & Bornstein, 1996; Greenberg, 201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 theory)认为潜意识驱力决定了个体的人格与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格中未被觉察的一部分,包含了婴幼儿期所隐藏的原始愿望、欲望、需求和需要,由于它们具有令人烦恼的本质,因此被隐藏于意识之下。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我们很多日常行为发生的原因。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包含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id)是出生时就存在的人格中不成熟的、无组织的部分。它代表与饥饿、性、攻击(aggression)和非理性冲动相关的原始内驱力。攻击是指对另一个人有意的侮辱或伤害。本我遵循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追求的目标是满足的最大化和压力的缓解。


  自我(ego)是人格中理性与理智的部分,是外部世界和本我之间的缓冲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其机能是抑制原始的本能冲动,从而维持个体的安全,并帮助个体融入社会。


  最后,弗洛伊德提出,超我(superego)代表个人的良知,用来判断是非对错。超我在个体五六岁时开始发展,是从父母、老师和其他重要他人那里习得的。


  弗洛伊德强调儿童时期的人格发展,他认为性心理发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是儿童经历一系列不同阶段的过程,每个阶段会通过特定的生物功能和身体部位获得愉悦感或满足。弗洛伊德认为快感的产生部位从最初的口腔(口唇期)转移到了肛门(肛门期),最后又转移到生殖器(性器期和生殖期)。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儿童在特定时期不能得到充分满足,或者得到过度满足,就会发生固着(见表1-2)。固着(fixation)是指由于冲突未被解决,从而表现出某个早期发展阶段的行为方式。例如,固着在口唇期可能导致成人不寻常地沉溺于口腔行为,如过多地吃、讲话或嚼口香糖。弗洛伊德指出,固着还会通过一些象征性的口头活动表现出来,如使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理论 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1902—1994),提出了另一种心理动力学视角,强调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埃里克森认为,社会和文化都在挑战并塑造着我们。心理社会性发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互作用的变化,以及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Erikson, 1963; Jones et al., 2014; Malone et al., 2016)。


  埃里克·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包括八个阶段(见表1-2),这些阶段以固定的模式出现,并且对所有人都是相似的。个体在每个阶段都要应对和解决一种危机或冲突。虽然没有一种危机可以被完全解决,但个体至少必须充分化解每个阶段的危机,从而应对下个阶段发展的需求。与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并不认为青春期是发展的完成阶段,而是认为发展和变化是持续毕生的(de St. Aubin, McAdams, & Kim, 2004)。


  表1-2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理论

  对心理动力学视角的评价 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影响情感行为的观点被认为是一项不朽的成就,这种观点广泛地渗透到文化思维的方方面面。事实上,当代研究记忆和学习的研究者认为,潜意识记忆对我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一些最基本的原理也遭到了人们的质疑,因为这些理论未能得到研究验证。特别是很少有研究可以证明,儿童时期的经历会决定个体成年后的人格。此外,因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基于有限的样本——那些生活于严格禁欲、极端拘束时代的奥地利的中上阶层群体,这些理论是否能够被应用于广泛的、多元文化群体还值得质疑。最后,由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关注男性发展,因此被认为有歧视女性的嫌疑而受到批评(Messer & McWilliams, 2003; Schachter, 2005; Gillham, Law, & Hickey, 2010)。


  埃里克森提出的毕生发展的观点同样非常重要,并受到了广泛支持。然而,他的理论也存在缺陷。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一样,它更多关注男性而非女性的发展。此外,埃里克森理论的模糊性使得其无法被明确验证。总而言之,同其他心理动力学理论一样,使用这一理论很难对个体行为做出明确的预测(De St. Aubin & McAdams, 2004; Balsam, 2013)。


  行为视角:关注可观测的行为


  学习目标1.8 描述行为视角的基本内容。


  在埃莉萨·希恩3岁的时候,一只很大的棕色狗咬伤了她,结果她缝了几十针,并做了好几次手术。自从那次被咬之后,每次她看到狗都会浑身冒汗,再也不喜欢身边有宠物相伴了。


  毕生发展心理学家运用行为视角(behavioral perspective)来解释埃莉萨的行为。这一解释非常简单直白:她对狗产生了习得性恐惧。与考察有机体内在潜意识过程的机制不同,行为视角认为观察行为和环境刺激是理解发展的关键。如果知道刺激是什么,我们就可以预测行为。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为视角认为后天比先天对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行为视角不认为人们普遍会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相反,该视角认为人们的发展会受到那些偶然经历的环境刺激的影响。而发展模式是个人化的,这一模式是在一系列特定的环境刺激和行为影响下形成的,而行为又是持续暴露在环境中的特定因素下形成的。此外,行为视角认为发展变化是量的变化而非质的改变。例如,该视角认为儿童时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容量增加的结果,而不是儿童面临问题时思维类型改变的结果。


  经典条件作用:刺激替代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在我所设计的世界里抚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天赋、喜好、倾向和能力等如何,我保证可以任选其一,将其培养成为任何行业中的专家,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是乞丐和小偷(Watson, 1925)。”


  这句话出自约翰·B.华生(John B. Watson,1878—1958),他是最先提倡行为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之一,这句话可看作对行为视角的全面总结。华生坚定地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构成环境的刺激来全面理解发展过程。事实上,华生认为,通过有效控制个体的环境(或称之为条件作用),就有可能塑造任何行为。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发生于当有机体学会用一种特定的方式对中性刺激进行反应的时候。例如,当铃声与肉同时呈现时,狗就能学会在面对单独的铃声时表现出类似于面对食物时的反应——分泌唾液并兴奋地摇动尾巴。这种行为是条件作用的结果,条件作用是一种学习的形式,指的是与某种刺激(食物)相关联的反应又与另外一种刺激建立了联系,在这个例子中,另一种刺激是铃声。


  同样的经典条件作用过程也可以解释我们是如何习得情绪反应的。例如,在被狗咬伤的受害者埃莉萨的案例中,华生认为一种刺激被替换成了另一种刺激:埃莉萨原本不愉快的情绪是指向特定的一只狗(原始刺激),最终被转移到其他狗身上,并泛化至所有的宠物。


  约翰·华生

  操作条件作用 除经典条件作用以外,行为视角还包括其他类型的学习过程,特别是行为学家关注的操作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是学习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受其正性或负性后果影响而得以加强或削弱的自发反应。与经典条件作用不同的是,操作条件作用的反应是自发的、有目的的,而不是自动的(如分泌唾液)。在心理学家B. F.斯金纳(B. F. Skinner,1904—1990)提出并推广的操作条件作用中,个体会为了得到他们所期望的结果,有意地作用于他们所处的环境(Skinner, 1975)。


  儿童或成人是否会重复一个行为,取决于该行动是否伴随着强化。强化(reinforcement)是一个提供刺激的过程,该过程增加了先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学生得到了好成绩,他就会更倾向于好好学习;如果工人的努力与高收入相关联,他们就可能会更努力地工作;如果买彩票的人偶尔中奖,就会更倾向于在日后继续购买彩票。此外,惩罚(punishment)呈现不愉快或令人痛苦的刺激,或者去除令人愉快的刺激,这将会减少先前行为在未来出现的可能性。


  那么通过操作条件作用这一机制,被强化的行为更有可能在将来重复出现,而没有受到强化或者受到惩罚的行为则可能消退(extinguished)。操作条件作用的原理被用于行为矫正(behavior modification),这是一种提高期望行为的出现频率、减少不受欢迎行为发生次数的矫正技术。行为矫正应用于广泛的情境中,包括教育严重心理迟滞的人们使用基本的会话语言以及帮助有自我控制问题的节食患者恢复饮食(Matson & Lo Vullo, 2008; Wupperman et al., 2012; Wirth, Wabitsch, & Hauner, 2014)。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模仿学习 一个5岁男孩由于模仿电视里的摔跤暴力镜头而严重伤害了他22个月的表弟,导致这个孩子的脊髓遭受损伤,在医院治疗了5个星期才出院(Reuters Health eLine, 2002)。


  这里存在因果关系吗?虽然我们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但这看起来是很有可能的,尤其是在社会认知学习研究者看来。发展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斑杜拉(Albert Bandura)及其同事认为,大量学习过程都可以用社会认知学习理论(social-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来解释,该理论强调学习是可以通过对榜样(被观察对象)行为的观察而完成的(Bandura, 1994, 2002)。


  从社会工作者的视角看问题


  社会学习和榜样的概念与大众传媒有怎样的关系?暴露于大众传媒中会对儿童的家庭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与操作条件作用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系列的试错有所不同,社会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主要是观察的产物。我们不需要亲自体验行为的后果就能达到学习的目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当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奖赏时,我们将更可能去模仿这种行为。例如,在一个经典的实验中,让害怕狗的儿童看到一个昵称是“无畏的同伴”的榜样与小狗玩得很开心(Bandura, Grusec, & Menlove, 1967)。在此之后,与没有看过榜样的儿童相比,这名之前害怕狗的儿童在看过榜样行为后,更愿意去接近一只陌生的小狗。


  对行为视角的评价 根据行为视角进行的研究已经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应用于教育严重心理迟滞儿童的技术,到发展出控制攻击性行为应采取的措施。但与此同时,各行为视角间也存在一些争议。例如,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与社会学习理论在一些基本方面持不同观点。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将学习视为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这里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可观测的外部环境特征。人或其他有机体都被看成是死气沉沉的“黑箱”,“箱子”内部发生了任何事情都无法被理解或被关注。


  而社会学习研究者认为这种分析过于简单。他们认为人类与大鼠、鸽子的不同点在于心理活动的不同,包括思维和预期的不同。我们如果仅考虑外界刺激和反应所带来的影响,就不能全面了解人类的发展。


  近几十年来,社会学习理论在很多方面逐渐压倒了经典和操作条件作用理论。事实上,另一种明确关注内部心理活动的观点越来越有影响力,即认知视角。


  在真人秀节目《幸存者》(Survivor)中,竞争者通常必须学会新的生存技能来获得成功。哪种学习方式更为普遍?

  认知视角:检验理解的根源

  学习目标1.9 描述认知视角的基本内容。


  当3岁的杰克被问及为什么有时天会下雨时,他回答:“这样花朵就可以生长了。”当问他11岁的姐姐莉拉同样的问题时,她回答:“是因为地球表面的蒸发作用。”当让他们正在研究生院学习气象学的表姐阿吉马回答同样的问题时,她的回答是包括对积雨云、科里奥利效应和气象图的讨论。


  在一个有认知视角的发展心理学家看来,这些答案中存在的复杂性差异说明了个体在知识、理解或认知水平方面的不同。认知视角(cognitive perspective)关注的是人们认识、理解和思考世界的过程。


  认知视角强调人们如何对世界进行内部表征与思考。应用这种视角的发展心理学家希望了解儿童和成人怎样加工信息,以及他们的思维和理解方式会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研究者也试图了解认知能力是如何随着人的发展而改变的、认知发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智能的定量和定性发展过程,以及不同的认知能力彼此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对认知发展研究产生的影响,没有哪个人可以和皮亚杰相提并论。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他认为所有个体都会以固定顺序经历同样的认知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不仅信息的数量有所增长,知识和理解的质量也会发生改变。皮亚杰专注于研究儿童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阶段时发生的认知改变(Piaget, 1952, 1962, 1983)。广义来讲,皮亚杰认为人类思维是以格式(scheme)进行组织的,格式是表征行为和动作的有组织的心理模式。婴幼儿的格式代表着具体行为,如吮吸、伸手以及每种单独行为。年龄较大儿童的格式则更加复杂抽象,如骑自行车或玩互动视频游戏所涉及的技巧。格式就像智能电脑软件,指导并决定着如何看待和处理来自外部世界的数据(Parker, 2005)。


  皮亚杰认为,儿童理解外部世界能力的发展可以由两条基本原理来解释:同化和顺化。同化(assimilation)是人们根据当前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方式来理解新体验的过程;与之相反,顺化(accommodation)是指改变当前已存在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出现的新刺激和事件。同化和顺化同时作用,带来了认知的发展。


  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皮亚杰深刻影响了我们对认知发展的理解,是毕生发展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之一。他基于成千上万的研究,对儿童时期的智力发展进行了权威描述。广义来讲,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这个理论的一些细节也受到了质疑。例如,一些认知技能出现的时间明显比皮亚杰认为的要早。此外,皮亚杰发展阶段的普遍性也存在争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许多文化背景下,特定认知能力的出现遵循不同的时间表。在每种文化下,都有人不能达到皮亚杰提出的认知技能的最高水平——形式逻辑思维(Kesselring & Müller, 2010; De Jesus-Zayas, Buigas, & Denney, 2012; Müller, Burman, & Hutchison, 2013)。


  最后,研究者对认知视角最大的批评在于,认知发展并非像皮亚杰的阶段论所认为的那样,一定是不连续的。很多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发展更可能是连续性的过程。这些批评引出了另一种观点,即信息加工观点,该理论关注毕生学习、记忆和思维所基于的过程。


  信息加工观点 信息加工观点已经成为继皮亚杰理论之后的另一种重要理论。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试图确定个体接收、使用和存储信息的方式。


  信息加工观点起源于计算机的发展,该理论假设,即使是复杂的行为,诸如学习、记忆、分类和思考,也可以被分解为一系列单独的特定步骤。


  信息加工观点认为儿童与计算机一样,进行信息加工的容量是有限的。然而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可以采用更多复杂的策略,进行更加有效的信息加工。


  与皮亚杰的观点完全相反,信息加工观点认为发展更多的是量的增加而不是质的改变。人们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加工速度和有效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此外,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加工的性质,还可以改变所选择加工信息的策略。


  一种基于皮亚杰研究的信息加工观点被称为新皮亚杰理论(neo-Piagetian theory)。皮亚杰的原始理论将认知看作是一个单一系统,该系统由逐渐复杂化的一般认知能力组成。与之不同,新皮亚杰理论则认为,认知是由不同种类的独立技能组成的。新皮亚杰理论使用信息加工观点的术语,认为认知在一些领域发展得较快,而在另一些领域则发展较慢。例如,与代数和三角学中的抽象计算能力相比,阅读能力和回忆故事所需技能的发展速度要更快。此外,与传统皮亚杰理论相比,新皮亚杰研究者认为,经验在促进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Yan & Fischer, 2002; Loewen, 2006; LeFevre, 2016)。


  对信息加工观点的评价 我们将会在后续的章节中看到,信息加工观点已经成为理解发展过程的核心内容,但它仍不能提供对行为的完整解释。如,信息加工观点对诸如创造性的注意很少。在创造性行为中,大多数想法产生于看上去无逻辑、非线性的方法。此外,该理论没有考虑社会环境背景对发展产生的影响,而强调这一影响的理论正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


  认知神经科学观点 一种最新出现的观点是认知神经科学观点(cognitive neuroscience approachs),即在脑加工水平上考察认知发展的理论。与其他认知视角一样,认知神经科学观点也聚焦于内部心理过程,但它会重点关注思维、问题解决以及其他认知行为背后的神经活动。


  认知神经科学家们试图确定与不同类型认知活动相关的具体大脑实际部位和功能。例如,采用复杂的大脑扫描技术,认知神经科学家发现,思考词语发音与思考词义时激活的大脑区域不同。


  认知神经科学家也可以为解释导致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的原因提供线索,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发展障碍,会伴有言语障碍和自我伤害行为。例如,神经科学家发现,患孤独症的儿童在生命的第一年中,其大脑会扩张性地飞速发展,导致头部显著大于正常儿童(见图1-1)。在生命早期识别出有障碍的儿童,看护者就可以提供关键性的早期干预(Lewis & Elman, 2008; Bal et al., 2010; Howard et al., 2014)。


  图1-1 脑的大小确有影响

  神经科学家发现,孤独症儿童的大脑确实大于正常儿童的大脑。这一发现有助于在早期识别出孤独症障碍,从而可以为患病儿童提供有效的干预与治疗。


  认知神经科学观点也处于前沿研究的核心位置。这些研究识别了一系列与基因相关的障碍,包括乳腺癌等生理问题,以及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识别导致个体对某种障碍存在易感性的基因,是基因工程的第一步,进而进行基因治疗就可以减少甚至防止障碍的发生(Strobel et al., 2007; Ranganath, Minzenberg, & Ragland, 2008; Rodnitzky, 2012)。


  人本主义、情境和演化视角人本主义视角:关注人类的独特品质

  学习目标1.10 描述人本主义视角的基本内容。


  人类的独特品质是人本主义视角关注的核心。人本主义视角是毕生发展心理学家应用的第四种主要视角,这种视角不认为行为主要是由潜意识过程、环境或认知加工决定的。人本主义视角(humanistic perspective)认为,人们具有一种先天的能力,即能为自己的生命做决策,或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种观点指出,每个个体都有能力和动机达到更高的成熟水平,并且人们会自发地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


  人本主义视角强调自由意志(free will),即人们具有能对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和决策的能力。人们具有动机,可以为自己在生活中需要做的事做决定,而不是依赖社会标准来做决定。


  人本主义视角的主要支持者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认为,人都需要积极关注,因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被爱和被尊重的需求。因为积极关注来自他人,所以我们会变得依赖于他人。因此,人们对自我和自我价值的看法,其实是关于人们认为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种反映(Rogers, 1971; Motschnig & Nykl, 2003; Cornforth, 2010)。


  罗杰斯与另一位人本主义的关键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一起提出,自我实现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自我实现(seef-actualization)是一种人们以独特的方式实现最高潜能的满足状态(Maslow, 1970; Sheldon, Joiner, & Pettit, 2003; Malchiodi, 2012)。


  对人本主义视角的评价 除了强调人类重要的、独特的品质之外,人本主义视角并没有对毕生发展领域产生其他重要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个体主义视角无法解释任何随着年龄或经历增长而发生的一般发展变化。然而,人本主义视角中提到的一些概念,例如自我实现,有助于解释人类行为的某些重要方面,并在从健康医疗到商业的广泛领域中引发了讨论(Zalenski & Raspa, 2006; Elkins, 2009; Beitel et al., 2014)。


  情境视角:全面的发展理论

  学习目标1.11 描述情境视角的基本内容。


  毕生发展心理学家通常会分别考虑生理、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因素对发展产生的影响,然而这种分类方式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缺点: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任何一种影响是独立存在的;实际上,不同类型的影响之间经常存在相互作用。


  情境视角(contextual perspective)则考虑了个体与其生理、认知、人格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该视角认为如果不考虑个体所处的丰富社会和文化情境,就不能恰当地看待个体独特的发展。我们将考察两种主要的情境视角: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物生态学观点和维果茨基(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


  发展的生物生态学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2000, 2002)在获知毕生发展传统理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即生物生态学观点(bioecological approach)。生物生态学观点提出,有五个层级的环境系统同时影响着个体发展。布朗芬布伦纳认为,我们必须考虑每个层级的环境系统对个体的影响,否则就不能完全理解发展过程。以下是他提出的五个环境系统:


  · 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儿童日常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家庭、看护者、朋友和老师都是影响者,但儿童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相反,儿童可以主动帮助建构微观系统,塑造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微观系统是在儿童发展的传统研究中被考察最多的。


  · 中间系统(mesosystem)连接了微观系统的众多方面。中间系统将儿童与父母、学生与教师、员工与雇主、朋友与朋友相互联系起来。它体现了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例如,如果母亲在办公室度过了不顺利的一天,回到家后可能会对自己的孩子发脾气。


  · 外部系统(exosystem)代表了更广泛的影响,包括地方政府、社区、学校、宗教团体、地方媒体等社会机构。这些社会机构对个人发展可能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并且会影响微观系统和中间系统的运转。例如,学校的教学质量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并可能影响其长期的发展结果。


  · 宏观系统(macrosystem)代表了作用于个体的更大的文化影响,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各种政府、宗教和政治价值系统以及其他广泛的、周边的因素。例如,文化给予教育的价值会影响该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儿童可以是广义文化背景(如西方文化)中的一员,同时也是属于一个或多个亚文化(如墨西哥裔美国亚文化)的个体。


  · 时序系统(chronosystem)是上述所有系统的基础,它会在两方面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一是时间的流逝过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如“9·11”恐怖袭击),二是某些领域渐进的历史性变化(如职业女性数量的变化)。


  生物生态学观点强调发展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于各个层级的环境系统彼此关联,所以某个系统的变化就会影响到其他系统。举例来讲,父母的失业属于中间系统,而这会影响儿童的微观系统。


  相反,在其他环境系统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单一环境系统的变化并不会对个体发展造成太大的影响。例如,如果儿童在家里获得的对学业成就的支持较少,那么学校环境的改进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就可能微乎其微。与之类似,家庭成员之间的影响也是多方向的,不仅父母会影响儿童的行为,儿童也会影响父母的行为。


  生物生态学观点还强调了广泛的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心理学家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影响其社会成员行为表现的方式。


  请思考你是否同意以下三个说法:第一,我们应该教导孩子,好成绩的取得与同学的帮助密不可分;第二,孩子应该继承父业;第三,孩子选择将来职业道路时应该听从父母的建议。如果你成长于北美文化中,你很可能会反对以上说法,因为它们违背了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的前提。个体主义强调个体的自我认同、独特性、自由和个人价值,是在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哲学。


  然而,如果你成长于传统的亚洲文化中,就更可能赞同以上三种说法。因为它们反映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团体利益重于个人。成长于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常常会将团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维度是文化差异的几个重要维度之一,它显示了人们所处文化背景的差异。这种广泛的文化价值观,对塑造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行为的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Garcia & Saewyc, 2007; Yu & Stiffman, 2007; Boles, Le, & Nguyen, 2010)。


  对生物生态学观点的评价 虽然布朗芬布伦纳认为生物学因素是生物生态学观点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但是生态因素却是这个观点的核心。事实上,一些批评者认为生物生态学观点对生物学因素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是,生物生态学观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指出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多层级环境系统。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苏联发展心理学家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 1896—1934)认为,如果不考虑儿童成长的文化背景,就无法对其发展进行全面了解。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强调,认知发展过程是如何作为同一文化成员之间社会互动的结果而发生的(Vygotsky, 1926, 1997; Ferholt & Lecusay, 2010; Göncü & Gauvain, 2012)。


  维果茨基的理论指出,儿童可以通过与他人玩耍和合作,来发展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并学习社会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对世界的理解是在他们与成人及其他儿童一起解决问题的互动中获得的。当儿童和他人一起游戏与合作时,他们学到了什么才是自己所处社会中重要的东西,同时也提高了认知能力。因此,为了理解发展,我们必须思考,对一个特定文化中的成员来讲,什么是有意义的。


  与其他理论相比,社会文化理论更加强调:发展是儿童与其所处环境中的其他个体之间的交流与互惠。维果茨基认为,人与环境都会影响儿童,儿童也反过来影响着人与环境。这种模式将无休止地循环下去,儿童既是社会化影响的接受者,也是社会化影响的施予者。例如,一个由大家庭养大的孩子和一个同亲戚住得较远的孩子会形成对家庭生活的不同观念。而他们的亲戚也会受到这一情形和这个孩子的影响,如他们与这个孩子的亲密程度和接触频率的影响。


  对维果茨基理论的评价 虽然维果茨基已经去世80多年了,但社会文化理论却越来越具有影响力。这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承认文化因素在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不是在文化真空中发展的。相反,社会会将儿童的注意力指引到特定领域中,从而使儿童发展出特定类型的技能。维果茨基是最先认识并阐述文化重要性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随着当今社会文化逐渐趋于多元化,社会文化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发展过程中丰富多变的影响因素(Rogan, 2007; Mahn & John-Steiner, 2013; Frie, 2014)。


  不过社会文化理论并非没有遭到批评。一些人认为,维果茨基对文化和社会经验的过分强调导致他忽略了生物学因素对发展起到的重要影响。此外,他的观点似乎弱化了个体自身对其所处环境的塑造能力。


  演化视角:祖先对行为发展做出的贡献


  学习目标1.12 描述演化视角的基本内容。


  一个愈发变得具有影响力的视角是演化视角,这是我们要讨论的关于毕生发展的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视角。演化视角(evolutionary perspective)旨在研究我们受祖先遗传下来的基因影响所形成的行为(Buss & Reeve, 2003; Bjorklund, 2005; Goetz & Shackelford, 2006)。


  演化视角来源于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的开创性工作。达尔文于1859年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到,是自然选择的过程创造了物种用来适应环境的特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演化视角认为,我们的遗传基因不仅决定了像皮肤和眼睛颜色之类的生理特质,也决定了特定的人格特质和社会行为。例如,一些演化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像羞怯和嫉妒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基因决定的,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为有助于人类祖先的亲属增加生存概率(Buss, D.M., 2003; Buss A.H.,2012; Easton, Schipper, & Shackelford, 2007)。


  演化视角与习性学(ethólogy)领域十分相似,习性学考察的是我们的生物构成影响行为的方式。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 1903—1989)是习性学的主要倡导者,他发现新出生的幼鹅一般会如预编基因程序般跟随着它们出生后第一个看到的移动的物体。洛伦兹的工作证明了生物的决定性因素对行为模式存在重要影响,也使得发展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人类行为反映其先天遗传模式的可能方式。


  洛伦兹被一群刚出生的幼鹅跟随,体现了行为反映先天遗传模式的方式。


  演化视角包含了毕生发展研究中成长最迅速的领域:行为遗传学(behavioral genetics)。行为遗传学研究遗传对行为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并试图理解人们继承特定行为特质的方式,以及环境影响人们实际表现出这些特质的方式。同时,该学科还关注遗传因素是如何导致诸如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产生的(Bjorklund & Ellis, 2005; Rembis, 2009; Plomin et al., 2016)。


  对演化视角的评价 几乎没有毕生发展心理学家会质疑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提出的对基本遗传过程的精确描述,而且在毕生发展领域中,演化视角越来越受关注。然而,演化视角的应用却遭受了相当多的批评。


  一些发展心理学家认为,由于演化视角更关注行为的遗传和生物学方面,它对于塑造儿童和成人行为的环境和社会因素关注不够。另外一些批评认为,没有合适的实验方法可以用来验证源于演化视角的理论,因为演化都是很久之前发生的事情。例如,认为嫉妒有助于个体更有效地生存是一回事,但证明它是另一回事。即便如此,演化视角还是引发了众多的研究者来考察生物遗传如何(至少在部分上)影响我们的特质和行为(Bjorklund, 2006; Baptista et al., 2008; Del Giudice, 2015)。


  为什么“哪种视角正确”是一个错误的问题

  学习目标1.13 解释用多种视角描述人类发展的意义。


  我们已经考察了研究发展的六种主要视角:心理动力学、行为、认知、人本主义、情境和演化,总结和举例见表1-3。人们一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这六种视角中,哪一种视角提供了对人类发展最准确的说明?

  表1-3 毕生发展的主要视角


  ①适当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出相适合的现象,适应不良则反之。——编者注

  这并不是一个非常恰当的问题,原因如下:一方面,每种视角所强调的都是发展的不同侧面。例如,心理动力学视角强调,是潜意识因素决定了行为;而行为视角则强调外显行为的影响;认知与人本主义视角更关注人们的想法而不是做法;情境视角检视社会和文化对发展的影响;演化视角关注遗传生物学因素如何影响发展。


  另一方面,一个认同心理动力学视角的发展心理学家可能会去思考,发生在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9·11”恐怖袭击会如何在潜意识层面影响儿童的毕生发展;认知视角则关注儿童会如何觉知、解释并理解恐怖主义;情境视角则可能考虑什么样的人格和社会因素会诱使犯罪者参与恐怖袭击。


  显然每种视角都有自己的假设,并且关注发展的不同方面。此外,一种特定的发展现象可以同时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解释。事实上,一些毕生发展心理学家会采用一种折中的角度,即同时采用多种视角。


  同理,众多视角为考察发展提供了不同方式。将它们结合起来思考,可以更为完整地体现出人类在生活轨迹上变化和成长的多种方式。然而,并不是所有源于不同视角的理论和主张都是正确的。面对这些相互竞争的解释,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答案是通过研究。这是我们将要在本节的最后部分进行讨论的内容。


  回顾、检测和应用回顾

  学习目标1.7 描述心理动力学视角的基本内容。


  心理动力学视角认为行为是由人们无意识或无法控制的内驱力、记忆、冲突所驱动的。它聚焦于潜意识决定行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有三个方面:本我、自我和超我。相反,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理论强调和他人的社会互动。他认为社会和文化既带给我们挑战,也塑造了我们。


  学习目标1.8 描述行为视角的基本内容。


  行为视角认为观察行为和环境刺激是理解发展的关键。如果知道刺激是什么,我们就可以预测行为。行为视角论否定了人们都同样会经历一系列特定发展阶段这一论述,而认为人们会受到偶然遭遇的环境刺激的影响。


  学习目标1.9 描述认知视角的基本内容。


  皮亚杰提出,所有个体都会以固定顺序经历同样的认知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不仅信息的数量有所增长,知识和理解的质量也会发生改变。他关注于儿童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时发生的认知改变。广义来讲,皮亚杰认为人类思维是以格式进行组织的,是表征行为和动作的有组织的心理模式。


  学习目标1.10 描述人本主义视角的基本内容。


  除了强调人类重要的独特品质之外,人本主义视角并没有对毕生发展领域产生其他重要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人本主义视角无法解释任何随着年龄或经历增长而发生的一般发展变化。然而,人本主义视角中提到的一些概念,例如自我实现,有助于解释人类行为的某些重要方面,并在从健康医疗到商务的广泛领域中都引发了广泛讨论。


  学习目标1.11 描述情境视角的基本内容。


  情境视角考察了个体与其生理、认知、人格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该视角认为如果不考虑个体所处的丰富社会和文化情境,就不能恰当地看待个体独特的发展。属于这个视角的两种主要理论是: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学习目标1.12 描述演化视角的基本内容。


  达尔文于1859年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到,是自然选择的过程创造了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特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演化视角认为,我们的遗传基因不仅决定了像皮肤和眼睛颜色之类的生理特征,也决定了特定的人格特质和社会行为。例如,一些演化发展心理学家认为,羞怯和嫉妒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基因决定的,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为有助于人类先祖的亲属增加生存概率。


  学习目标1.13 解释用多种视角描述人类发展的意义。


  每种视角所强调的都是发展的不同侧面。例如,心理动力学视角强调,是潜意识决定了行为;而行为视角则强调外显行为的影响;认知和人本主义视角更关注人们的想法而不是做法;情境视角检视社会和文化对发展的影响;演化视角关注遗传生物因素如何影响发展。显然,每种视角都有自己的假设,并且关注发展的不同方面。此外,一种特定的发展现象可以同时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自我检测


  1.对感兴趣的现象进行系统的解释和预期,并提供框架来理解不同变量间的关系,这指的是___。


  a.评价


  b.组织


  c.直觉


  d.理论


  2.理解个体行为的关键是对这些行为以及环境中的外部刺激进行观察,这样的视角来自___。


  a.心理动力学

  b.认知


  c.行为


  d.操作条件作用


  3.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学观点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都属于____。


  a.人本主义视角


  b.民俗学视角

  c.情境视角


  d.演化视角


  4.与演化视角联系最密切的研究者是____。


  a.洛伦兹

  b.皮亚杰

  c.罗杰斯

  d.斯金纳

  应用于毕生发展


  你能够想出一些可能有助于我们祖先的生存和适应,从而被遗传下来的人类行为吗?解释为什么你会认为这些行为来自遗传。


  1.3 研究方法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记录了普萨姆提克一世(Psamtik)曾经做过的实验。普萨姆提克一世是公元前7世纪时的埃及国王,受好奇心驱使,他想要证明埃及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种族这一信念。为了验证这一信念,他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儿童没有机会从身边年长的人们那里学习一种语言,他们就会自发地说出人类最初的、天生的语言,也就是人类最古老的自然语言。他确信这一语言是埃及语。


  为了验证他的假设,普萨姆提克一世征用了来自低等级家庭的两个婴儿,将他们交给一个牧人,在一个偏远的地方养大。这两个婴儿受到良好的照顾,但不被允许离开这个村庄,也不会听到任何人说一个单词。


  在希罗多德调查这个故事的时候,孟菲斯市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的牧师告诉他,普萨姆提克一世的目的是“去了解,在婴儿模糊的咿呀学语期结束之后,他们会清晰地说出的第一个词是什么”。希罗多德表示这个实验成功了,但结果并不像普萨姆提克一世希望的那样。当两个孩子2岁大的时候,有一天,在牧人打开大门时,他们跑过去齐声说:“Becos!”由于这个单词对牧人而言毫无意义,他没有加以注意。然而这个词语却反复出现,于是牧人告诉了普萨姆提克一世。普萨姆提克一世立即命令将孩子带到他面前。在听到孩子说出同样的单词后,他进行了调查,并得知“Becos”在弗里吉亚语里代表了面包的意思。他失望地做出结论:弗里吉亚人是比埃及人更古老的种族。


  对于这个几千年前的观点,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普萨姆提克一世理论中的缺点,无论是科学上的,还是伦理上的。然而,相对于简单的推测,他的方法体现了很大的进步,有时候也被看作是历史记载中第一个有关发展的实验(Hunt, 1993)。


  理论、假设和相关研究

  接下来我们要检验理论和假设是如何影响发展研究的。我们还会考察研究的类型和应用于研究的方法。


  理论与假设:提出发展问题

  学习目标1.14 解释理论和假设在发展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


  诸如普萨姆提克一世提出的此类问题推动了有关发展的研究。事实上,发展心理学家现在仍在研究儿童如何学习语言。还有一些研究者则试图找到诸如下列问题的答案:营养失调对个体日后的智力表现有什么影响?婴幼儿如何形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进入日托中心是否会破坏这种关系?为什么青少年特别容易受到同伴压力的影响?挑战智力的活动是否能够减少与衰老有关的智力衰退?有没有任何心理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发展心理学家像所有心理学家和其他科学家一样,依赖于使用科学方法。科学方法(scientific method)是采用谨慎、可控制的技术,如系统化、有条理地观察和收集数据,来提出并回答问题的过程。科学方法包括三个主要步骤:1)识别感兴趣的问题;2)形成解释;3)进行研究来支持或者拒绝解释。


  科学方法包括理论的构想,即科学家对感兴趣的现象做出的概括性解释和预测。例如,很多人认为孩子出生后存在一个形成亲子联结的关键期,这是形成持久的亲子关系的必要条件。人们假设,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联结期,亲子关系就会受到永久的危害(Furnham & Weir, 1996)。


  发展心理学家利用理论来形成假设。假设(hypothesis)是以一种可以被检验的方式所陈述出来的预测。例如,某人赞成联结是形成亲子关系的关键因素这一普遍理论,他也许就会提出这样的假设:只有在父母与儿童持续相处一定时间后,有效联结才会出现。


  选择研究类型:回答问题


  学习目标1.15 比较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一旦研究者形成了一个假设,他们就必须设计出一套合理的研究来检验假设的有效性。研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相关研究(correlational research)是为了确认两个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或关系。我们将会看到,相关研究并不能确定一个因素是否会导致另一个因素的改变。例如,相关研究可以告诉我们,母亲和新生儿在其刚出生后一起相处的时间长短与儿童2岁时母婴关系的质量好坏有关。这种相关能表明这两个因素是否有关联或关系,但不能表明是否是最初的接触导致了母婴关系将以某种特定方式发展(Schutt, 2001)。


  相反,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被用来发现多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实验研究中,研究者会有意在仔细构造的情境中引入一个变化,用以考察这个改变所带来的结果。例如,一个实验研究者可能会改变母亲和新生儿之间的互动时间,试图考察建立亲子联结的时间是否会影响母婴关系。


  因为实验研究可以回答因果问题,所以它是探索各种发展研究答案的基础。然而,由于一些技术或伦理原因,一些研究问题无法通过实验得到答案。例如,设计一个实验,让儿童没有机会与看护者产生联结,这就是不合伦理的。事实上,很多开创性的发展研究,如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进行的研究,采用的都是相关研究的技术。因此,相关研究仍然是发展心理学家经常使用的重要研究策略。


  相关研究

  学习目标1.16 描述研究的类型,以及在相关研究中使用的方法。


  我们已经说过,相关研究旨在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确定二者是否存在关联或相关。例如,对观看暴力电影及其后续行为之间相关关系感兴趣的研究者们发现,观看大量暴力电影(如谋杀、犯罪、枪杀和类似画面)的儿童,与那些很少观看此类电影的儿童相比,前者倾向于更具攻击性。也就是说,观看攻击性行为和实际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或相关(Singer & Singer, 2000; Feshbach & Tangney, 2008; Coyne et al., 2009)。


  那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观看暴力电影会导致观看者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绝不可以。让我们来考虑一下存在的其他可能性:也许本身就具有攻击性的儿童,更愿意选择观看暴力电影。如果是这样,那么就是攻击倾向导致了观看行为,而不是相反。


  再考虑一下,或者还可能存在第三个变量在同时作用于观看和攻击。例如,假设生长于贫困家庭的儿童更可能具有攻击性行为,而且更愿意观看暴力电影,那么就出现了第三个变量——低社会经济地位,是这一变量同时导致了攻击性行为增加和观看暴力电影的偏好。图1-2展示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可能性。


  图1-2 观看暴力电影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

  发现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意味着是一个因素导致了另一个因素的变化。例如,假设一个研究发现,儿童观看暴力电影和他们实际的攻击性行为间存在相关。这种相关至少反映了三种可能性:(a)观看暴力电影导致观看者具有更高攻击性;(b)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更可能会选择观看暴力电影;(c)第三个因素,例如儿童的低社会经济地位,同时导致了更多攻击性行为和对暴力电影的观看。除了社会经济地位以外,这个不确定的第三个因素还可能有哪些呢?


  简而言之,发现两个变量彼此相关并不能证明任何因果关系。虽然变量之间有可能是以因果关系联结的,但并非一定如此。


  不过,相关研究确实也提供了重要信息。例如,我们将在后续内容中看到,两个人之间的遗传联系越近,他们智力间的相关性就越高。我们还了解到,家长越多地与儿童谈话,儿童的词汇量就会越大,同时,婴幼儿吸收的营养越好,他们在日后出现认知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少(Hart, 2004; Colom, Lluis-Font, & Andrés-Pueyo, 2005; Robb, Richert, & Wartella, 2009)。


  相关系数 两个因素之间关系的强度和方向可以由一个数值表示,即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其取值范围为+1.0到-1.0。一个正相关表明,从其中一个因素值的提高,可以预期另一个因素的值也同样会升高。例如,如果我们使用职业满意度调查问卷,发现人们在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中挣得的工资越高,在随后工作中的职业满意度就会越高;挣得的钱越少,工作满意度就会越低,这个发现就是一个正相关,相关系数由一个正值表示,而工资和职业满意度的相关程度越高,这个数字就越接近+1。


  相反,一个负相关系数表明,随着一个因素的值增加,另一个因素的值就会降低。例如,假设人们发现青少年在电脑上使用即时通信工具的时间越长,他们的学业表现就会越差,那么这就是一个负相关,相关系数为-1到0,即较多的即时通信工具使用与较差的学业表现有关,而较少的即时通信工具使用则与较好的学业表现有关。二者之间的关系越强,相关系数就越接近-1。


  最后,也可能出现两个因素互不相关的情况。例如,我们不太可能在在校表现和鞋子码数之间发现相关。在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弱关系就会通过一个接近于0的相关系数表现出来。


  需要强调的是,即便相关系数显示出两个因素具有很强的相关,也不能由此推断是一个因素导致了另一个因素的变化。存在相关仅仅表示两个因素是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相互关联着。


  相关研究的类型 相关研究存在几种不同的类型。自然观察(naturalistic observation)是在不进行干预的条件下,对自然发生的行为进行观察。例如,一个研究者想要考察学前儿童与他人分享玩具的频率,他会在一个班级中进行3个星期的观察,记录学前儿童自发与他人互相分享玩具的频率。自然观察的关键是,研究者不加干涉地观察(Mortensen & Cialdini, 2010; Fanger, Frankel, & Hazen, 2012; Graham et al., 2014)。


  自然观察虽然具有确认儿童在其“自然生境”中行为的优势,这种方法却存在一个重要的缺陷:研究者无法控制他们所感兴趣的因素。例如,某些情况下研究者感兴趣的行为很少会自然发生,以至于研究者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民族志学和质性研究 自然观察逐渐采用了民族志学(ethnography),一种从人类学领域借鉴过来并应用于调查文化问题的方法。在民族志学中,研究者的目标是通过仔细、长期的考察,来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和态度。一般而言,运用民族志学的研究者扮演了参与观察者的角色,他们会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通过仔细观察某种文化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进行深入的访谈,研究者们可以对另一种文化下的生活获得深层次的理解(Dyson, 2003)。


  民族志研究是质性研究这个更大范畴中的一个例子。在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中,研究者选择所感兴趣的特定情境,以叙事的方式,详细地描述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质性研究可以用于建立假设,以待之后使用更为客观、量化的方法进行验证。


  尽管民族志研究和质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关于特定情境中行为的详细描述,但它们仍存在一些缺点。正如之前所说,观察者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被研究个体的行为。此外,由于研究的只是小部分个体,研究结果很难被推广到其他情境中。最后,进行跨文化研究的民族志学者可能会曲解和误解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尤其是当面对与他们自身很不相同的文化背景时(Polkinghorne, 2005; Hallett & Barber, 2014)。


  个案研究(case studies)是指对一个特定个体或少数个体进行详尽、深入的访谈。这种研究通常不仅用于了解访谈对象,还用于推导出更加普遍的原理,或得出可能应用于他人的试验性结论。例如,研究者曾经对表现出超常天赋的儿童,以及生命早期生活于野外、没有与人类接触过的儿童进行个案研究。这些个案研究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并为未来的调查提出了假设(Wilson, 2003; Ng & Nicholas, 2010; Halkier, 2013)。


  个案研究常要求被试使用日记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常规记录。例如,要求一组青少年把每次与朋友超过5分钟的互动情况记录下来,从而通过日记来追踪他们的社会行为。


  调查代表了另一种类型的相关研究。在调查研究(survey research)中,被选择的一组人将代表更广泛的人群总体,他们需要回答自己对于某个特定主题的态度、行为或想法的有关问题。例如,调查研究可以用来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惩罚情况,以及家长对于母乳喂养的态度。可以通过他们的回答,对被调查群体所代表的更广泛的人群进行推论。


  心理生理学方法 一些发展心理学家,尤其是采用认知神经科学观点的研究者,会使用心理生理学方法(psychophysiological method),这种方法关注生理过程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例如,研究者可能会考察大脑血流量和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关系。与之类似,一些研究将婴幼儿的心率作为衡量其对所接触刺激感兴趣程度的指标(Field, Diego, & Hernandez-Reif, 2009; Mazoyer et al., 2009; Jones & Mize, 2016)。


  最常用的心理生理学测量方法如下:


  ·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EEG采用放置于头皮上的电极来记录大脑电活动。大脑活动被转换成大脑波形特征的图形表征,可以用来诊断癫痫和学习障碍等疾病。


  ·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 CT)。CT扫描中,电脑通过整合来自不同角度的成千上万条X射线来建构大脑图像。虽然它不能展示大脑活动,但可以阐明大脑的结构。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fMRI通过向大脑投射强磁场,在电脑中形成三维的大脑细节图像。fMRI提供了一种在个体神经水平上了解大脑机能的最好方法。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展示了大脑不同区域的活动性。


  实验研究:确定原因和结果

  相关研究让科学家们可以确定两个因素是如何关联的,却无法揭示因果关系。为了确定一个因素的变化是否导致了另一个因素的变化,我们需要进行实验研究。


  实验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1.17 分析实验如何用来确定因果关系。


  在一个实验(experiment)中,研究者或实验者通常会设计两种不同的条件或处理方法,研究和比较暴露于每种条件下被试的行为结果,从而考察行为是如何被影响的。实验组暴露在实验要研究的重要条件下;对控制组则不设置这些条件。


  例如,假设你想要了解观看暴力电影是否会使得观众更具攻击性。你可能会选择一组青少年,给他们放映一系列暴力电影,之后测量他们的攻击性,这组青少年即实验组。你可能会选择另一组青少年作为控制组,给他们放映非暴力电影,之后测量他们的攻击性。通过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成员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能够确定观看暴力电影是否会使观众产生攻击性行为。事实上,比利时鲁汶大学(University of Louvai)的心理学家雅克-菲利普·莱恩斯(Jacques-Philippe Leyens)及其同事正是通过这样的实验发现:青少年观看了暴力电影后,攻击性水平显著提高(Leyens et al., 1975)。


  这个实验以及所有实验的核心特征是,对不同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使用,可以让研究者排除一种可能性,即实验结果是由实验操控以外的因素所造成的。例如,如果没有控制组,实验者就无法确定是否是一些其他因素,如电影放映的时间段,甚至只是时间流逝,造成了研究者所观测到的变化。通过使用控制组,实验者就可以得出有关原因和结果的正确结论。


  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是研究者在实验中操纵的变量。在上述例子中,自变量是被试看到的电影类型,即暴力或非暴力。而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是研究者在实验中进行测量,并期望由实验操纵带来变化的变量。在上述例子中,被试观看暴力或非暴力电影后的攻击性行为程度就是因变量。每个实验都有自变量和因变量。


  实验者需要确保实验没有受到控制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将会尽力确保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不知道实验目的,因为知道实验目的会影响被试的反应和行为。而实验者也不会对哪些被试进入控制组、哪些被试进入实验组的分组过程施加任何影响,这种分配被试的程序被称为随机分配(random assignment)。在随机分配过程中,被试必须是仅仅依照概率被分配到不同实验组或不同“条件”中的。通过使用随机分配程序,在统计学意义上,可以确保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个人特征按比例分配在不同组中,从而使得每一组相互等价。采用随机分配得到的等价组能够让实验者自信地得出结论。


  图1-3描绘了比利时关于青少年观看暴力或非暴力电影的研究,以及这两类电影对个体随后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你会发现,这个实验包含了一个实验所必备的各种要素:

  图1-3 实验的要素


  研究者随机将一组青少年分配到观看暴力电影或观看非暴力电影(操作自变量)两种“条件”中,随后观察被试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多少(测量因变量)。对结果的分析发现,观看暴力电影的青少年,之后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资料来源:Leyens et al., 1975.

  · 一个自变量(暴力或非暴力电影这一条件)


  · 一个因变量(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测量)


  · 实验条件随机分配(观看暴力或非暴力电影)

  · 一个预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假设(观看暴力电影会导致青少年随后的攻击性行为)

  既然实验研究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可以判定因果关系的方式,那我们为什么并不总是使用实验研究呢?因为无论实验者的设计如何巧妙,总有一些情境是无法被控制的。此外,即使有可能被控制,对某些情境的控制也可能是不合伦理的。例如,研究者不能通过将不同的婴幼儿分派给具有高社会经济地位或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长,来研究这种差异对儿童日后发展的影响。因此,对那些逻辑上或伦理上不能进行实验研究的情境,发展心理学家将采用相关研究。


  此外,要记住,单个研究是不足以明确地回答一个研究问题的。在完全确定得出结论之前,研究者必须使用其他程序和技术对其他更多被试进行重复研究。有时,发展心理学家使用元分析的方法,从而将很多研究结果综合起来,给出全面的结论(Peterson & Brown, 2005; Le et al., 2010)。


  选择一种研究场景 决定研究场景与决定研究内容一样重要。在比利时进行的关于观看暴力电影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的实验中,研究者采用了一个现实生活场景,即被判为少年犯罪的男孩组成的青少年之家。研究者之所以选择这个样本,一方面是因为攻击性水平普遍比较高的青少年是该实验的合适人选,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者可以在干扰最少的情况下,将电影融入被试的日常生活中。


  对现实生活场景的利用(正如上述实验那样),是现场研究的特点。现场研究(field study)是指在自然发生的场合下进行的调查研究。现场研究捕捉现实生活场景中的行为。与实验研究相比,参与现场研究的被试会表现得更加自然。


  现场研究既可用于相关研究,也可用于实验研究。现场研究一般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即研究者在不加干涉、不对场景加以改变的条件下,对自然发生的行为进行观察的方法。研究者可能在儿童看护机构观察发生的行为,也可能在中学走廊上观察青少年的表现,还可能在老年活动中心观察老年人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场景中,我们很难严格控制场景和环境来进行实验,所以现场研究更多地被应用于相关设计,而不是实验设计。而大多数发展研究的实验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室研究(laboratory study)是为保持事件恒定而在专门设计的控制场景中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室可以是为研究而设计的房间或建筑,就像大学心理学系中的房间或建筑一样。实验室研究中控制场景的能力,使得研究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他们的处理将会如何影响被试。


  理论和应用研究:互补的方法


  学习目标1.18 解释理论和应用研究是如何互补的。


  发展心理学家一般会关注研究的两种方法之一——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理论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是专门为了检验某些有关发展的解释,以及扩展科学知识而设计的。而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旨在为当前问题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法。举一个理论研究的例子:如果人们对儿童时期的认知变化过程感兴趣,可能就会研究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短暂观看多位数后能记住的数字个数。而应用研究则是:通过考察小学教师为儿童传授更容易记忆信息的方式,来理解儿童是如何学习的,这一研究的发现可以被应用到特定的环境或问题中。


  但理论和应用研究之间并非总是存在明显界线。例如,一个关于耳部感染对婴儿听觉损伤的研究,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呢?这样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描绘听觉加工的基本过程,所以它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理论研究。而该研究也能够帮助人们预防听觉损伤,这就又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应用研究(Lerner, Fisher, & Weinberg, 2000)。


  实际上,正如我们将在“从研究到实践”专栏中所讨论的那样,无论本质上是理论还是应用研究,在提出和解决众多国家政策问题的过程中,它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研究到实践相关研究成果如何影响政策的制定


  · 将婴儿日托是否存在缺点?

  · 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用来增加女学生对自己数学和科学天赋的信心?


  · 如何帮助遭遇网络霸凌的青少年?


  以上每个问题都代表了一个重要的政策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通过考察相关的研究结果得到。通过控制性研究,发展心理学家在全美范围的教育、家庭生活和健康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不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各种研究结果是如何对美国政策提出建议的(Maton et al., 2004; Mervis, 2004; Aber et al., 2007):

  · 研究结果可以向政策制定者提供一种方法,来帮助他们决定首先应该提出什么问题。例如,有关儿童抚养者的研究(在第10章中也有探讨),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婴儿日托的好处是否可以弥补亲子联结的削弱带来的不良后果。研究通过反驳一个广为流传的观点,即儿童接种疫苗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一种会产生语言和情绪障碍的异常病症)有关,为强制儿童接种疫苗的风险和收益之间的争论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证据(Price et al., 2010; Lester, Paley, Saltzman, & Klosinski, 2013)。


  · 研究结果和研究者的陈述通常是法律起草过程中的一部分。许多立法都是基于发展心理学家的发现而得以通过的。例如,研究表明,存在发展障碍的儿童会从与正常儿童相处中受益。这个结果最终导致了美国在立法中规定,应尽可能将残疾儿童安置于普通学校中。


  · 政策制定者和其他专家可以利用研究结果来决定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已有研究促成了有关计划的制订,从而减少了青少年的不安全性行为、提高了对怀孕母亲的产前照看水平、鼓励和支持了女性在数学和科学研究方面进行探索、促进了老年人注射流感疫苗等。这些计划的共同点是:它们中的很多细节的制订都建立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发现之上。


  · 应用研究技术被用来评价现存计划和政策的有效性。当国家政策制定后,有必要确认它能否有效且成功地实现目标。因此,研究者将采用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建立的正式评估技术来进行验证。例如,研究者详细考察了DARE项目,最初发现它是无效的,随后,基于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DARE项目引进了新技术,修改后的计划变得更有效了。另一些有关防止网络伤害青少年的干预策略的研究表明,相比于限制他们使用互联网,监控青少年的互联网接入要更有效数倍(University of Akron, 2006; Khurana, Bleakley, Jordan, & Romer, 2014)。


  发展心理学家经常基于理论或应用研究,与政策制定者携手工作,共同对公共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并最终使每个人受益。


  测量发展变化

  学习目标1.19 比较纵向研究、横断研究和序列研究。


  研究人们在一生中如何成长和变化,是所有发展心理学家工作的核心。因此,研究者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是对随年龄和时间产生的变化和差别进行测量。为了测量变化,研究者提出了三种主要的研究策略:纵向研究、横断研究和序列研究。


  纵向研究:测量个体的变化 如果你有兴趣了解儿童3~5岁时有关道德方面的发展,最直接的方法是选取一组3岁儿童,定期对他们进行追踪测量,直至他们长到5岁。


  这种策略就是纵向研究的一个例子。在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中,随着一个或多个研究对象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行为会被多次测量。纵向研究考察的是随时间而产生的变化,通过追踪很多个体随时间发展的变化情况,研究者们可以理解某个生命阶段的一般变化轨迹。


  纵向研究发端于大约80年前,由路易斯·特曼(Lewis Terman)开展的一项关于天才儿童的经典研究。该研究每隔5年对1 500名高智商的儿童进行一次考察。现在他们已年过八旬,这群自称为“白蚁”的被试,提供了从智力成就到人格和寿命等各方面的丰富信息(Feldhusen, 2003; McCullough, Tsang, & Brion, 2003; Subotnik, 2006)。


  纵向研究还为研究者提供了关于语言发展的深入见解。例如,通过追踪儿童每日的词汇量增长,研究者能够了解人们获得运用语言能力背后的过程(Gershkoff-Stowe & Hahn, 2007; Oliver & Plomin, 2007; Childer, 2009; Fagan, 2009)。


  纵向研究可以提供随时间产生变化的大量信息,但也存在缺陷。首先,它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因为研究者必须等待被试长大。其次,被试经常会在研究过程中流失,因为他们可能会对研究丧失兴趣、搬走、生病或者死亡。


  最后,被反复观察或测量的被试可能会成为“测验能手”,随着对实验程序逐渐熟悉,他们的测验成绩也越来越好。即使在一个研究中,对被试的观察并没有打扰他们的生活,比如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简单地记录婴幼儿和学前儿童的词汇增长,被试也可能由于实验者或观察者的重复出现而受到影响。


  因此,尽管纵向研究有很多好处,尤其是它具有考察单个个体变化的功能,发展心理学家还是会经常采用其他方式的研究。他们最常选择的另一种方法是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 再次假设你想要考察儿童在3~5岁的道德发展,以及他们对正确和错误的判断力的变化。这次我们不采用纵向研究的方式对同一组儿童进行为期几年的追踪,而是同时给3岁、4岁和5岁的三组儿童呈现相同的问题,观察他们对问题的反应,以及对自己选择的解释。


  这种研究方法是横断研究的典型例子。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 research)是在同一时间点,对不同年龄的个体进行相互比较的研究方式。横断研究提供的是不同年龄组之间发展差异的信息。


  横断研究在时间方面比纵向研究更加经济:横断研究只在一个时间点上对被试进行测试。如果特曼直接考察15岁、20岁、25岁,以此类推,直到80岁的天才人群,那么他的研究在75年前就可以完成了。由于不需对被试进行周期性测试,他们也就不会成为“测验能手”,也不存在被试的损耗问题。但为什么会有人不使用横断研究方法呢?


  答案在于横断研究有其自身的困难。此前提到过,每一个人都属于一个特定的同辈群体(出生于差不多同时同地的一群人)。如果我们发现不同年龄的人在某个维度上表现不同,也许是因为其所属的同辈群体间有差异,而不是由年龄问题造成的。


  考虑一个具体例子:如果我们在一个相关研究中发现,25岁的个体在智力测验中的表现好于75岁的个体,就存在多种可能的解释。除了认为老年人智力会下降外,还可以归因为群组间的差异。也许75岁群体接受的正规教育少于25岁群体,因为年老同辈和年轻同辈相比,完成高中学业并进入大学的可能性较低。或者也可能是因为年老群体在婴幼儿期没有获得充足的营养。简而言之,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横断研究中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同辈群体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横断研究还可能存在选择性流失(selective dropout)问题,即某些年龄段的被试比其他年龄段的被试更可能退出研究。例如,假设某个研究探讨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其中包括了一系列认知能力的测试。与年龄较大的学前儿童相比,年龄较小的学前儿童更难完成全部测试。如果年龄较小的学前儿童,尤其是那些能力较弱的被试中途流失,就可能导致剩下的样本中年龄较小的学龄儿童是其中能力较高的。样本(sample)是指被选择参加实验的一组被试。相比之下,年龄较大的儿童的样本则更广泛且更具代表性。这就使得研究结果可能存在问题(Miller, 1998)。


  最后,横断研究还可能有另外一个更基础的缺点:它无法呈现个体身上或群体内部的变化。如果纵向研究像是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拍的录像,横断研究就像是完全不同年龄组的快照。尽管我们可以明确和年龄有关的差异,但无法确定这种差异是否和时间的变化有关。


  序列研究 由于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都具有缺陷,因此研究者采用了一些折中技术。其中最常见的是序列研究,它实际上是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结合。


  在序列研究(sequential studies)中,研究者在不同的时间点考察不同年龄组的被试。例如,一个感兴趣于儿童道德行为的研究者,可能会通过考察三组实验开始时年龄分别为3岁、4岁、5岁儿童的行为来开展一项序列研究。


  研究会在接下来的几年持续进行,每个被试每年都要接受一次测试。也就是说,3岁组的儿童将分别在3岁、4岁、5岁时接受测试,4岁组的儿童在4岁、5岁、6岁时接受测试,5岁组的儿童在5岁、6岁、7岁时接受测试。这个方法结合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各自优势,并且使得发展心理学家可以弄清年龄变化和年龄差异所带来的不同影响(见图1-4)。


  图1-4 研究发展所采用的技术


  在横断研究中,3岁、4岁、5岁儿童会在同一时间点被进行比较(2017年)。在纵向研究中,2017年时3岁的儿童,在他们4岁(2018年)、5岁(2019年)的时候再次接受测试。最后,序列研究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3岁儿童先在2017年与4岁、5岁儿童相比较,同时也会在1年和2年后,当他们4岁、5岁时再次被测试。虽然图中没有显示,研究者还将在随后的两年中对2017年时4岁、5岁的儿童进行重测。那么,这三种类型的研究各有什么优势呢?


  伦理与研究


  学习目标1.20 描述一些影响心理学研究的伦理议题。


  在埃及国王普萨姆提克一世(Psamtik I)进行的“研究”中,为了考察语言的起源,两名儿童被从他们的母亲身边带走,并生活在封闭的村庄中。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思考这项研究有多么残忍,那么和你有共鸣的人并不少。很明显,这样一个实验引发了我们对于伦理的关注,因而在当今,这样的实验是不可能实施的。


  但是,有时候伦理问题并不会如此明显。例如,美国政府研究人员提出议案来考察攻击性行为的可能遗传基础。一些研究者开始探讨可能的遗传标记,来帮助发现那些具有攻击倾向的儿童。他们认为如果这样,就能够追踪这些儿童并提供干预,从而降低他们做出暴力行为的可能性。


  但批判者却提出了严厉的质疑,认为这种识别可能导致儿童的自证预言。被贴上攻击倾向标签的儿童,会被特别地对待,而这种对待方式可能正是使他们变得更具攻击性的原因。最终,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该议案被取消了(Wright, 1995)。


  为了帮助研究者处理伦理问题,包括儿童发展研究协会(Society of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SRCD)和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在内的发展心理学家的主要组织,制定了一些与发展研究相关的伦理规范。这些必须遵守的原则包括:保护被试免受伤害、被试知情同意的权利、对欺骗使用的限制,以及对被试隐私的维护等(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Toporek, Kwan, & Williams, 2012; Joireman & Van Lange, 2015)。以上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下:


  · 研究者必须保护被试不受身体和心理的伤害。被试的福利、兴趣和权利高于研究者。研究中,被试的权利是最重要的(Sieber, 2000; Fisher, 2004)。


  · 研究者必须在被试参与实验前获得他们的知情同意。如果被试的年龄大于7岁,他们必须自愿同意参加实验。同时,对于18岁以下的被试,其家长或监护人也必须同意。


  知情同意的要求也引发了一些敏感问题。例如,假设研究者想要考察流产对青少年产生的心理影响,要得到流产的未成年青少年的知情同意,就需要先得到其父母的同意。但是,如果青少年没有将流产的事情告诉父母,那么需要父母同意这一要求就会侵犯她们的隐私,违背研究伦理。


  · 在研究中对欺骗的使用必须是合理,且不会造成伤害的。虽然为了掩饰实验的真实目的,欺骗是被允许的,但任何运用欺骗的实验都必须在实施之前经过一个独立小组的详细审查。例如,假设我们想要知道被试对成功和失败的反应,我们只需要告诉被试,他将会玩一个游戏,然而其真实目的却是观察他们对游戏玩得好或不好的反应。但只在不会对被试造成伤害,且通过审查小组批准,并在研究结束后向被试进行完整解释的情况下,欺骗才是符合伦理的(Underwood, 2005)。


  · 被试的隐私必须受到保护。例如,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对被试进行录像,必须得到被试的许可,才可以观看该录像带。此外,对录像带的获取必须加以谨慎的限制。


  从医疗保健工作者的视角看问题


  由于青少年在法律意义上不是成年人,你认为对于青少年是否存在某些特殊情况,可以让他们在不获得父母允许的情况下参与研究?这种特殊情况又应该包含什么呢?


  成为发展心理学知识的明智运用者批判性地思考专家建议


  如果立即安慰哭泣的婴儿,你会惯坏他们。


  如果任婴儿哭闹而不去安慰他们,他们会像某些成人一样没有信任感,并且黏人。


  ***

  打屁股是训练孩子最好的方法之一。


  永远都不要打你的孩子。


  ***

  如果婚姻不美满,与父母勉强相处比,离婚对儿童的影响会更好一些。


  无论一段婚姻多么艰难,父母为了孩子也不要离婚。


  对于怎样抚养孩子最好或如何生活得更好的方法,从来不缺乏建议。从“心灵鸡汤”类的畅销书,到杂志和报纸专栏,对每个可能的话题都有人提出了建议和忠告,而每个人也都置身于大量信息的包围之中。


  然而,并不是所有建议都同样有效。事实上,出现在印刷品、电视或网络上的内容并不一定是合理和正确的。幸运的是,如下一些指南可以帮助人们区分劝告和建议在什么时候是合理的,什么时候是不合理的:


  · 考虑建议的来源。来自常设的权威组织,例如美国医学会(America Medical Association,AMA)、美国心理协会以及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的信息,很可能是经过数年研究所得的结论,正确性很高。如果你不了解这些组织,可以去了解一下它们的目标和理念。


  · 评估建议提供者的资质。相对于资质含糊不清的个人,在相关领域受到承认的研究者或专家的信息准确性更高。可以考察作者的供职单位,以及他是否属于特定的政治或个人团体。


  · 了解轶事证据和科学证据的不同。轶事证据是基于某种现象的一两个事例,是偶然被发现或出现的;科学证据是基于谨慎、系统化的程序得来的。如果一个阿姨告诉你,她照顾的所有孩子在2个月的时候就都可以整夜安睡,所以你的孩子也可以,其可信度完全不同于你在一份报告中发现75%的儿童在9个月大的时候可以整夜安睡。当然,即便是研究报告的结果,也需要考虑研究中样本的大小,以及它是如何得出这些数据的。


  · 如果建议是基于研究发现提出的,那么该建议就应该对自身所基于的研究进行清楚、透明的描述。例如,被试是谁?使用的是什么方法?结果表明什么?在接受建议之前,应该对这些获得研究发现的方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 不要忽视信息的文化背景。尽管某项主张在某些环境中是有效的,但它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环境。例如,人们普遍认为,给儿童活动和伸展四肢的自由促进了他们肌肉的发展和灵活性。然而在一些文化下,婴幼儿大部分时间都被紧紧束缚在母亲身边,却并没有发现该行为对婴幼儿存在明显的长期损害(Kaplan & Dove, 1987; Tronik, 1995)。


  · 不要认为大部分人相信的事情就是真的。科学评估表明,我们对于各种技术有效性的一些基本假设是错误的。


  总之,评价与人类发展相关信息的关键,是要保持适度的怀疑。没有一种信息来源是绝对且始终正确的。通过保持质疑的态度,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确认发展心理学家为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毕生发展所做出的真正贡献。


  回顾、检测和应用回顾

  学习目标1.14 解释理论和假设在发展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


  理论是从事实和现象中系统推演出的解释。理论能证明假设,假设的预测是可以被测验证明的。


  学习目标1.15 比较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相关研究是为了确认两个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或关系。实验研究是为了发现多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有意在仔细构造的情境中引入一个变化,用以考察这个改变所带来的结果。


  学习目标1.16 描述研究的类型,以及在相关研究中使用的方法。


  相关研究检验两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或联系,不揭示因果关系。相关研究的方法包括自然观察、民族志学、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和心理生理学方法。


  学习目标1.17 分析实验如何用来确定因果联系。


  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或实验者通常会设计两种不同的条件或处理方法,然后比较暴露于每种条件下被试的行为结果,从而考察行为是如何被影响的。实验组暴露在实验要研究的变量条件下,控制组则不安排变量。


  学习目标1.18 解释理论和应用研究是如何互补的。


  理论研究是专门为检验某些有关发展的解释,并扩展科学知识而设计的。而应用研究旨在为当前问题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法。


  学习目标1.19 比较纵向研究、横断研究和序列研究。


  为测量人类年龄引起的变化,研究者们会使用针对同一批被试在不同时间进行测验的纵向研究,对不同年龄被试在同一时间点进行测验的横断研究,以及对不同年龄被试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测验的序列研究。


  学习目标1.20 描述一些影响心理学研究的伦理议题。


  伦理议题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包括要保护被试免受伤害、被试知情同意的权利、对欺骗使用的限制以及对被试隐私的维护。


  自我检测


  1.为了用特定方式以便预测可以被检验,必须提出____。


  a.理论


  b.假设


  c.分析


  d.判断


  2.研究者站在十字路口,写下红绿灯变绿后司机需要多长时间启动车辆。研究者同时记录了司机的性别和大致的年龄。这个研究者最可能在进行的是____。


  a.个案研究


  b.自然观察研究


  c.民族志

  d.调查研究


  3.调查者区分两种条件(实验组和控制组),比较处于两种不同条件下被试的实验结果,从而可以观察行为是怎样被影响的,这描述的是____。


  a.实验


  b.相关研究


  c.访谈


  d.自然观察


  4.研究者想要考察一组个体随时间流逝所发生的变化,这描述的是____研究。


  a.相关


  b.横断


  c.纵向


  d.序列


  应用于毕生发展


  建立一个关于人类发展的某一个方面的理论,并提出与之相关的假设。总结

  我们在这一章的开始介绍了一个聚会,马可看着这个几代人构成的大型聚会,发现自己思考了很多已被发展心理学家正式研究过的问题。从祖父的角度来看,他在想祖父所拥有的那些特质是如何可能在这几代人身上出现或不出现的。他同时考虑了遗传的性状和人格特质,以及从社会和环境交互中所获得的习性。考虑到这个“样本”的大小和多样性,马可关于祖父这个大家族中五代人的“思维实验”让他陷入了沉思。


  1.1 开端


  · 马可对家中这五代人的思索,与发展心理学家的很多研究兴趣不谋而合,包括关注基因和环境的影响、毕生的认知变化以及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 马可这个大家族中的年龄分布与发展心理学家关注的年龄阶段一致,包括从新出生的婴儿到老年人的全部年龄范围。


  · 每个家庭成员经历了不同的同辈群体影响,这种影响与他们共同的基因遗传对各人的发展起着交互作用。


  · 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也反应在马可的思考中,包括先天—后天问题、连续性变化与阶段性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