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工作中变得乐观
作者:乔丹?彼得森    更新:2024-03-24 15:19
  如何在工作中变得乐观

  只有两种人不需要学习工作环境中的乐观,一种是天生就很乐观的幸运者,另一种是我前面所列的需要适度悲观的员工。剩下的人都可以从学习乐观中得到好处。


  以史蒂芬来说,他喜欢保险业务员的独立性,没人整天盯着,今天有事今天就可以不上班,明天多做一点。他有卖保险的才能,有很强的动机,但他缺少一样能够使他跨越心中那堵墙,从而获得成功的东西。


  史蒂芬上了4天乐观课。这种课跟一般的推销员训练课程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是教你对顾客说什么,而是教你在顾客拒绝时应该对自己说什么,这两者是有天壤之别的。史蒂芬学会了一套改变他一生的技术。本章就是教你如何把这些基本技术运用到你的工作中。你在工作不顺利时怎么想,你在碰壁时对自己怎么说,这决定了你是放弃还是重新开始。我们用的仍然是第12章中的ABCDE模式。


  A代表不好的事。对很多人来说,不好的事就是终点。他们对自己说:“有什么用,我已经弄糟了,干吗还继续下去?”于是他们就放弃了。但是对有些人来说,不好的事是挑战的开始,是通向成功的道路。每一次碰到不好的事都会激发我们的解释风格,来解释为什么事情会不如意。每个人在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时,第一件事就是去解释这个不如意。这些解释决定了我们下一步怎么做。解释风格和想法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行动,也影响着我们的感觉和情绪。


  现在你要去确认、识别ABC。以下这些例子有些可能在你的生活中发生过,有些可能没有。在每个例子中,我提出不好的事以及想法或后果,你按照ABC模式的要求填补空白。


  1.A 开车时,有人超车,别了你一下。


  B 你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你很生气,狂按喇叭。


  2.A 你失去了一个好买卖。


  B 你想“我真是一个差劲的推销员”。


  C 你觉得(或你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老板批评你。


  B 你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你整天都很沮丧。


  4.A 老板批评你。


  B 你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你对所发生的事感觉还可以。


  5.A 你的配偶要求你每天晚上必须在家。


  B 你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你很生气,觉得很郁闷。


  6.A 你的配偶要求你晚上必须在家。


  B 你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你觉得很悲哀。


  在下面这三个例子中,想象你自己是个保险业务员。


  7.A 这一星期,你没有得到一次面谈的机会。


  B 你想“我总是做不对事情”。


  C 你觉得(或你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A 这一星期,你没有得到一次面谈的机会。


  B 你想“我上个星期的成绩还不错”。


  C 你觉得(或你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A 这一星期,你没有得到一次面谈的机会。


  B 你想“老板给我的这份名单真是差透了”。


  C 你觉得(或你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了解你对不好的事的想法会改变你的感觉及接下来的行为。


  在第1个例子里,你可能会填“真是个神经病”“他在赶死呀”“真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在第5个例子里,你可能会想“她从来不考虑我的需要”。当我们的解释风格是外在的,当我们认为这个不好的事侵犯了自己的主权时,我们会感到愤怒。


  在第2个例子里,你可能会觉得悲哀、沮丧、烦躁不安,而“我真是一个差劲的推销员”是一个人格化的、永久的以及普遍的解释,它正是构成抑郁症的元素。同样,在第6个例子中,当妻子要求你晚上留在家里时,你觉得很悲哀,因为你很可能认为“我很不体贴”“我是个差劲的丈夫”。


  在第3个例子中,什么样的解释会让你一整天都无精打采?是那些永久性、普遍性以及人格化的解释,例如“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干得好”或“我总是把事情弄糟”。那么,怎样才能在老板批评你之后还觉得心情不错呢?第一就是找一个可以改变这个批评的方法,告诉自己“我知道怎么做能帮助我提高能力”或“我应该再细心一些”。第二,你要让自己的想法不那么具有普遍性,告诉自己“只是这件事没办好而已”。第三,不要怪罪自己,你可以想“老板今天心情不好”或“我的工作期限太紧了”。如果你能在自我反省时很习惯地从这三点去想,那么不如意的事就会变成你成功的跳板。


  在最后的三个例子中,你可以看到,如果你的想法跟例7中的一样,觉得“我总是做不对事情”,那你就会觉得很悲哀,什么都不去做了。如果你的想法跟例8中的一样,觉得“我上星期的成绩还不错”,那你就不会悲哀,而是继续努力。如果你的想法跟例9中的一样,“老板给我的名单真是差透了”,那你就会对老板不满,而把希望放在下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