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乐观的ABC
作者:乔丹?彼得森    更新:2024-03-24 15:15
  让自己乐观的ABC

  凯蒂已经节食两个星期了。今天下班后,她和同事出去喝酒,吃了点炸土豆片和鸡翅,吃了以后,她立刻感到自己破坏了节食计划,前功尽弃了。她对自己说:“凯蒂,你为节食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你真是意志薄弱得不可思议,只要和朋友去酒吧就会受不了诱惑而大吃大喝。他们一定认为你是个笨蛋,唉!既然过去的节食计划都毁了,你干脆把冰箱中的蛋糕拿出来痛快地大吃一顿算了。”于是,她打开一盒巧克力蛋糕,把它吃得精光。她的节食计划真的前功尽弃了。


  其实吃一点炸土豆片和鸡翅与后来的大吃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真正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的是凯蒂对自己为什么吃炸土豆片的解释。她的解释风格非常悲观——“意志薄弱得不可思议”,她的结论也很悲观——“为节食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事实上,她的节食计划并没有前功尽弃,但是她的永久性、普遍性及人格化的解释使她放弃了。


  如果凯蒂可以反驳自己总是会自动产生的解释,这件事可能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她可以对自己说:“等一下,凯蒂,我在酒吧并没有大吃大喝,我喝了两杯淡啤酒,吃了两个鸡翅和一些土豆片,但我没吃晚餐,所以平均起来,我可能只比食谱允许的热量多吃了一点。只有一个晚上多吃一点并不表示我意志薄弱,想想看,我坚持了两个星期,这证明我很坚强。此外,没有人会注意计算我吃了什么,事实上,好几个人都说我看起来瘦了。最重要的是,即使吃了不应该吃的东西,我也不应该继续破坏节食计划,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最好的方式是不再去想这次犯的错,继续努力节食。”


  这就是所谓的ABC模式。在这三章中,我引用了心理学家艾利斯所开发的ABC模式:当碰到不好的事件(adversity)时,我们最自然的反应就是不断想它,这些思绪很快凝聚成想法(belief),这些想法会变成习惯,我们不会意识到这些想法。这些想法并不是待在那儿不动的,它们会引起后果(consequence),我们的所作所为就是这些想法直接的后果。它们是我们放弃、颓丧或振作、再尝试的关键。


  本书前面讲到某些想法会引发放弃。现在,我要教你如何去中断这个恶性循环:第一步是认出这个不好的事件、想法和后果之间的关系;第二步是看这个ABC模式如何在你每天的生活中运作。现在请你先辨认一些生活中的ABC模式,了解它是怎样运作的。我给你提供不好的事,再给你提供想法或后果,由你自己填补上空白。


  1.A 有个人抢先停进了你正要停的车位。


  B 你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你很生气,摇下车窗,对那个人破口大骂。


  2.A 孩子没有做作业,你大声责骂他。


  B 你想“我是个很差劲的母亲”。


  C 你觉得(或你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你最好的朋友没有回你的电话。


  B 你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你一整天都心情低落。


  4.A 你最好的朋友没有回你的电话。


  B 你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你没有因此而不快,继续过你的日子。


  5.A 你跟你的配偶吵架了。


  B 你想“我总是做得不对”。


  C 你觉得(或你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 你跟你的配偶吵架了。


  B 你想“他今天脾气真坏”。


  C 你觉得(或你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A 你跟你的配偶吵架了。


  B 你想“我一向可以化解误会”。


  C 你觉得(或你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来看一下这7个情境,看看这些元素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在第1个例子中,受侵犯的思想使你愤怒:“那个家伙抢了我的位子。”“这真是自私又粗鲁的行为。”


  在第2个例子中,当你把对孩子的态度解释成“我是个很差劲的母亲”时,你会觉得悲伤,不想再去叫他们做作业。当我们把一件不好的事解释成永久性的、普遍性的和人格化的,颓丧和放弃就紧跟而来了。


  在第3和第4个例子中,你最好的朋友不回电话时,如果你像第3个例子那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的想法(例如我总是有些自私,不替别人着想),那你就会抑郁;但假如你像第4个例子中那样,想“她这两天加班”或“她最近心情不好”,你的解释风格就是暂时性、特定性以及外在化的,你就不会心情不好。


  在第5、6和第7个例子中,当你和配偶吵架时又是怎样的情形呢?假如你像第5个例子中那样,觉得“我总是做得不对”(永久性、普遍性及人格化),那你就会抑郁,而不会想办法去弥补裂痕。假如你像第6个例子中那样,想“他今天脾气真坏”,你就会觉得有些愤怒,有些颓丧,但这只是暂时性的,当这种情绪过去后,你可能会去做一些弥补的工作。假如你像第7个例子中那样,想“我一向可以化解误会”,那你可能马上就会去补救,很快你就会觉得心情愉快,充满了活力。


  要找出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运作的ABC模式,最好的方法是写日记,把每天发生的事记录下来。这个日记不必很长,只要花一两天,记录5个ABC模式的案例就可以了。要做到这点,就要去注意你平常没有注意的、对自己说的话。你注意一下一些小事情以及它们引起的情绪,例如你在电话里跟朋友聊天,她好像等不及要挂掉(一种不愉快的小经验),你发现自己后来心情很不好(引起的情绪结果),这种小事就是你要记录的ABC事件。


  你的记录要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不好的事”,可以是任何事情,比如水管漏了、朋友皱眉头、孩子一直哭、有大额账单、配偶对你的忽视等。尽量客观地记录下实际情况,而不是你对这个情况的评估。所以假如跟配偶吵架了,你应该写下他对你说的或做的令你感到不快的细节,而不是记录“他不公平”,因为这是一个推论,你可以把它记录在第二部分“想法”中,但是不应该记录为“不好的事”。你的“想法”是你对不好的事的解释。请注意要把你的想法跟你的感觉分开(感觉属于第三部分“后果”)。“我觉得我的节食计划都被毁了”以及“我觉得自己很无能”是想法,我们可以评估这些想法是否正确。“我觉得很悲伤”是一种感觉。


  “后果”这个部分要记录你的感觉和行为。大多数时候你的感觉会不止一种,写下你所有的感觉以及你的所作所为。“我觉得很疲倦,没有力气”“我要让他向我道歉”“我又回去睡觉了”等都是行为。在你正式开始之前,下面有些例子可以帮助你分类。


  不好的事:我老公本来应该帮孩子洗澡,带他们睡觉,但是我开完会回家却发现他们都在看电视。


  想法:他为什么连这么一点小事都做不好?难道给孩子洗澡、带他们上床睡觉这么难吗?现在我要让他们立刻关掉电视去睡觉。


  后果:我对他非常生气,所以一回家就立刻对他大叫,没给他解释的机会。我连招呼都没打就直接走到电视机前面把它关掉,我看起来像个悍妇。


  不好的事:我提前下班回来发现我的孩子和他的朋友躲在车库里抽烟。


  想法:他在干什么?我真想掐死他!我一点都不能相信他。他一开口就是谎话,一个接一个,我这次不要听他的解释了。


  后果:我非常非常愤怒,甚至拒绝讨论这件事。我骂他,整晚都在生气。


  不好的事:我打电话给一个我喜欢的男士,约他看电影,他说最近不行,因为他要准备开会用的文件,让我下次再约他。


  想法:鬼才相信他的话,全是借口,他只是不想伤我的心,他根本就不想跟我一起出去。我真是活该!我以为他对我有意思,我以后再也不想邀请任何人出去了。


  后果:我觉得很难堪,觉得自己很笨、很丑,我决定把票送给别人。


  不好的事:我决定参加一个健身俱乐部,但当我走进去时,我看到的全是健美的身材。


  想法:我来这儿干吗呀!真是丢人现眼,我应该趁别人还没注意到我时赶快离开。


  后果:我觉得非常不自在,进去不到15分钟就出来了。


  现在轮到你了,请记录明天和后天发生在你生活中的5件ABC模式的事。


  不好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完后,请仔细再读一遍,找出你的想法和后果之间的关系。你会看到:悲观的解释风格会导致被动和颓丧,而乐观的解释风格会使你振奋。如果改变了平常习惯性的想法,你对不好的事的反应就会改变,下面就教你如何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