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成绩差
作者:乔丹?彼得森    更新:2024-03-24 15:02
  为什么孩子会成绩差


  儿童悲观的解释风格会不会像成人一样,成为抑郁和低成就的主要原因?1981年,这个问题出现在我的研究中时,我想到了琼。过去10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络,我知道她的研究重点是儿童知觉的成长,我也知道她非常关心学生的低成就感,我觉得她会是一位理想的研究伙伴。


  当我们见面时,我对她说:“我不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差是因为不够聪明,我们最新的实验数据显示,当学生心情沮丧时,他的学业表现会因此受损。”


  我告诉琼有关德韦克的最新发现,即悲观的解释风格是学习成绩不好的重要原因。“德韦克根据解释风格将四年级小学生分成无助组和掌控组,然后给这两组小学生一连串的挫折,如无解的难题,再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如给他们简单的题目。


  “在受挫折之前,两组小学生没有任何差别,但一旦遭受了挫折,两组之间惊人的差异也就显现出来了。无助组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退步到了一年级的程度,他们开始讨厌这项作业,不愿意做,大谈自己的棒球技术很好或者话剧演得很好。但是,掌控组的学生遇到挫折时仍保持着四年级的能力水平,他们认为一定是自己在某处犯了错,所以才做不出来,但他们还是会做下去。有一个掌控组的女孩还卷起袖子说‘我喜欢挑战’,他们都对自己很有信心。


  “此外,在实验结束前,两组学生都做了比较容易的题目,无助组的学生对他们的这次成功打了折扣。他们估计将来只能解出50%的同类题,对自己仍然没有信心,掌控组的孩子却估计自己可以解出90%的题目。”


  “对我来说,”我下结论道,“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心情沮丧,其根本的问题就是悲观。当孩子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时,他们就不再尝试,成绩就会退步。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琼没有马上答应我的邀请,她问了更多的问题,思考了一下,然后说:“我同意你的说法,学习成绩好跟乐观、不被挫折击败有密切的关系。我也在思考如何改变我的研究方向,探究儿童抑郁、学习成绩以及解释风格似乎很合乎我的理想。”


  那时诺伦霍克西玛正好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念研究生,她就成了这个项目的实际负责人。她当时只有21岁,从耶鲁大学毕业,举止娴静,但非常有才华,有干劲儿。我把我与琼的谈话转述给诺伦霍克西玛,她听后立即说“这就是我一生要做的事”。


  接下去的两年就是恳求普林斯顿附近学区的督学、小学校长、老师、家长、学生让我们做这个大型研究项目,预测谁会变得抑郁,谁会成绩不好。我们希望找出抑郁症的根源,因为抑郁症已经影响了许多孩子的生活,影响了他们的学业。1985年的秋天,这个长期追踪研究终于开始了。我们对400名三年级小学生、老师和家长进行访谈,这项研究预计持续5年,一直追踪这些孩子到初中。


  我们假设儿童的抑郁症和低成就感主要有两个原因:悲观的解释风格和不幸的遭遇。


  我写这本书时,手头已经有了前4年的资料。不出我们所料,最可能引起后来患抑郁症的因素是早年的悲观。曾经得过一次抑郁症的儿童最可能复发。在三年级时没有得抑郁症的儿童,到四年级、五年级时通常也不会得。我们不需要花50万美元来发现这个结果,但最主要的是,我们确定了解释风格和不幸遭遇是诱发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解释风格

  悲观的解释风格对儿童非常不利。如果你的孩子在三年级时,儿童归因风格问卷的分数就显示他是悲观的,那他以后得抑郁症的概率就很大。我们将儿童分为抑郁随着时间变轻和变重的两组,解释风格又将这两组儿童分为下列4种倾向:


  · 如果三年级时有悲观的解释风格,那么即使当时不抑郁,孩子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抑郁;

  · 如果三年级时有悲观的解释风格,同时又抑郁,那么孩子会一直抑郁下去;

  · 如果三年级时有乐观的解释风格,但抑郁,那么孩子的抑郁会逐渐减轻;


  · 如果三年级时是乐观的,也不抑郁,那么孩子一直都不会抑郁。


  哪个先发生?是悲观还是抑郁?很可能是悲观使孩子变得抑郁,但也可能是抑郁使孩子感到很悲观。两者都不对,在三年级时抑郁会使孩子在四年级时更悲观,而在三年级时悲观会使孩子在四年级时更抑郁——这两个因素形成了恶性循环。


  辛蒂就被卷入这种恶性循环中。上三年级的那个冬天,辛蒂的父母分居了,她父亲搬了出去。在这件事之前,她的解释风格就比平均水平更悲观一点,她现在变得无精打采,成天以泪洗面。她的成绩一落千丈,她开始像患抑郁症的孩子一样退缩,不再和朋友来往。然后她开始认为自己是没人爱的、很笨,这种想法使她的解释风格变得更悲观。


  做父母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意识到孩子正陷入这种恶性循环,并教孩子打破这种循环。第13章会教你如何破解它。


  不幸的遭遇


  降临到孩子身上的不幸越多,他就越抑郁。乐观的孩子比悲观的孩子更能抵抗不幸的遭遇,人缘好的孩子的抵抗能力比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强,不过这并不能保证这些孩子不会受到这些不幸遭遇的影响而变得抑郁。


  下面是一些我们要事先提防的不幸事件,如果这些事件发生了,那你要尽可能给孩子一些帮助与支持。当然,你也可以练习第13章教你的方法。


  · 哥哥或姐姐出远门去读大学或就业;

  · 宠物死亡(你可能认为这是小事一桩,但它对孩子的打击很大);

  · 跟孩子很亲密的祖父母去世;


  · 父母吵架;


  · 父母离婚或分居。这个杀伤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