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李翊云    更新:2024-03-22 18:30
电梯内和每层楼的公告栏都贴着宣传单,介绍即将开课的回忆录写作班。“分享人生的智慧,保留回忆,发现内在的写作天赋”,等等。这个写作班成为当天的话题。莉利亚已能猜到谁报了名,谁会勉为其难参加,谁会拒绝但将来后悔。课程为期八周,介绍上说“时间安排得正好”,在岁末假期前夕结束,每个人可以完成“一份宝贵记录”“一件无价珍宝”“一样送给特别之人的特别礼物”。
八周啊!长得足以让他们中的任何一人因意外而猝死。或有一人爱上另一人,但爱是比死更难以捉摸的事。上星期,卡尔文的子女蓦然中止了他的合约,匆匆将他接去俄勒冈的波特兰市。中了邪,他们形容他。至少传到莉利亚耳朵里的是那个说法,仿佛她煞费苦心地给卡尔文施法,让他把他们从遗嘱中全部划去,填上莉利亚的名字代之。愚蠢的子女,愚蠢的戒心。到了阴间,她要忙着重逢的人已够多,不缺一个拽拉她的卡尔文。他或许会坚持介绍莉利亚认识他的妻子。她会乐于再见到他吗,还是会疾步走开,用披巾蒙着脸,逃离时撞翻某人手中的饮料?活着时,谁也不知道她的真面目。死去的人会给我们更多意外。
莉利亚想象她的父母、她的三任丈夫、她的几个兄弟姐妹。露西呢?哦,莉利亚,别往那儿想。
那里上演的想必是一场混乱的木偶剧,每个角色身上牵拉着太多线。如果她去,莉利亚思忖,她必须要带一把锋利的剪刀。咔嚓咔嚓咔嚓。她希望坐在一棵树下、一张长椅上,旁边有块牌子写着“请勿打扰”。要是上帝考虑得够周到,在一开始就为夏娃设置这样一张长椅该多好。你知道,上帝是男的,因为他相信女人总在等着有人接近她。
不,在那场聚会上,莉利亚会表明她的立场。没有人会打扰她,除了罗兰以外。若说有个男的接近一位坐着、身旁有块牌子写着“请勿打扰”的女人,这人只可能是罗兰。
“你觉得怎么样?”多洛蕾丝问。她抢在某个男人前,坐了莉利亚身旁的位置。
“什么怎么样?”莉利亚说。
“那个回忆录写作班。岂不挺有意思的?”多洛蕾丝说。
莫非还不够吗,莉利亚心想,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然无所事事地坐着,什么也不干,只追忆过去的好时光?再花额外的时间把这些回忆一一写下来——人们使出多少功夫让自己相信,他们的一生值得纪念?
“可以讨论的东西如此之多。拿我来说,我已经有好几个在酝酿中的主题了。”多洛蕾丝说。
“我们个个都能老来俏一番吗?”莉利亚问。
多洛蕾丝看似没听懂莉利亚的话。那句俗谚用得不对吗?
木已成舟,无需伤心,莉利亚的母亲在临死前说过。她髋骨骨折了,可谁也没料到那晚她会离世——死因不是那块碎裂的骨头,而是头部受伤。当天的早些时候,她到阁楼上去。莉利亚的父亲在下面呼喊,问她要干什么,她说在找一条工装裤。把你需要的东西列张单子,他说。海斯或杰克可以帮你拿。
他不明白,她去阁楼是一种抗议,她在过世的那年里去得益发频繁。如果她仅是想要躲开丈夫,可以去牧场上别的地方。可她没有,而是坚持爬到阁楼上,并且只在他的眼皮下这么做。她脚一滑,从梯子上摔下来时,他说,必须吃个教训才行。
木已成舟,无需伤心,可当时谁在伤心呢?这胡乱拼凑的谚语令莉利亚困惑不解。她是唯一留在医院的人。她的父亲预计没什么紧急情况,不准她的弟弟妹妹陪着,他自己则为了不错过晚饭,离开医院回家。他是个作息严格的人。
也许她的母亲是在安慰自己。每个女人想必都对自己讲过没被丈夫听见的话。
“所以你会去吗?”多洛蕾丝说。
“去哪里?”莉利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