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祝融火箭炮
作者:董王不懂    更新:2024-03-16 22:22
  董良离开宫良城,并没有直接回到西表岛,而是一个人来到了兵工厂。
  护卫军的兵工厂就建在宫良城北侧的山谷中,紧挨着石垣岛上的小煤矿和炼焦工坊。
  它的边上是一条整修得整整齐齐的水渠,水渠的上游是一个小型水库。
  这些都是董良来到这里之后建造的。
  一开始的时候这条水渠就是发源于北侧山脉中的天然溪流。这条溪流是石垣岛上的主要淡水水源。
  北部的山地森林在雨季的时候会吸收大量的降水,然后慢慢渗透到山谷中形成了这条常年有水的溪流。
  不过溪流的水量支撑不了太多的水田,因此岛上的居民只能尽量种植耐旱的番薯。
  董良在勘查小煤窑的时候发现溪流的上游有一段山谷非常适合建造水库。
  在水泥工坊建好了之后,董良让向邦组织琉球人在山谷的狭窄处用条石和水泥建造了一处堤坝。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座小水库,水库的下游靠着工坊的一段修成了水渠,方便那些水力机械安装水轮机。
  水库的建成让下游的水田面积大大增加,百姓可以种植更多的稻米和甘蔗。
  董良来到了枪炮工坊。
  有了蒸汽机之后,这里的生产规模再次扩大。
  枪管车间中,工人正在膛床上钻膛线,董良主要扩充了线膛枪的生产。
  首发&:塔>-读小说
  护卫军的数量不足,必须要在武器上与敌人拉开一定的代差。
  现在清军已经换装了很多燧发枪,替代原本落后的鸟枪。
  火枪兵之间的战斗比拼的更多是武器和人数。
  护卫军的人数比不上人家,就必须要在武器上超过对方。
  以董良的能力,现在也就只能搞出米涅步枪。
  要是再进一步搞出后膛枪,他脑子里的技术积累就不够了。
  就连火帽这种东西,董良现在都没有办法批量生产。
  因为他手中没有配套的化工工业,这也是为什么护卫军中的左轮手枪数量一直上不去。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董良可能还要从西方挖一些人回来。
  如果能够解决火帽的问题,再搞定钢材的质量问题,他就可以生产后膛枪了。
  -读小说
  “你们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做到宁缺毋滥。记住我跟你们讲过的工匠精神。咱们工匠虽然不上战场,但是咱们造出的枪可是跟战士们一起上战场的。每一把枪上都有你们的编号,你们必须要时刻记在心上。”
  “当我们的战士在战场上如果因为枪支的故障问题,被敌人打死了,那么造这把枪的工匠将比敌人还要可恶。”
  董良几乎每次过来都会对工人们千叮咛万嘱咐。
  在明确的分工和流水线操作之下,大部分工匠做的事情就是千篇一律的。
  而重复的事情做多了,最容易让人产生懈怠心理。
  “元首,您放心,我们的质检会把好最后一关的。”车间的负责人道。
  “对了,元首,您上次让我们造的那种多管火箭发射车造好了。”
  “带我去看看。”董良急切地说道。
  董良跟着负责人来到另外一个车间。
  在车间一角的空地上摆放着一辆木制独轮车。
  车身采用坚硬的琉球松木制成。
  独轮车上面是两排铁管,这铁管的后方却没有封口。
  铁管的口径大概是2寸。
  “元首您看,这车的两边还可以放两箱火箭弹,这种2寸火箭弹咱们也造出来了,射程差不多有五百到七百米,弹头可以装药两斤。”
  董良点头,这辆火箭发射车就是他设计的。
  之所以采用独轮车,是因为琉球这里包括满清境内的大部分地方道路情况都很差,独轮车对地形的适应能力比较强。
  还有这种陆军用的火箭弹已经被董良缩小了很多。
  直径只有两寸,将近七厘米,长度大概在一尺半。
  大小差不多跟rpg差不多。当然了,里面装的是黑火药,威力比rpg要小的多。不过作为一种步兵支援武器,还是不错的。
  董良现在就是要将火箭弹给玩出花来,不仅仅在海军中大量使用,在陆军中也要大量运用。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之前的鹿儿岛之战,董良就用过火箭弹,那时候用的还是海军的型号。
  个头太大,有些笨重,部署和发射花费的时间太多。
  回来之后,董良就想着设计一款专门给陆军使用的火箭弹。
  于是就有了这辆独轮多管火箭发射车。
  虽然外表看起来与后世很多农村地区使用的独轮车差不多,但是这辆车有其特殊之处。
  在其后部有两根上翻的辅助腿可随时放下来,对独轮车起到加固的作用,这让火箭弹在射击的时候,车身稳定。
  火箭弹依靠火药燃烧喷射发射出去,本身也没有什么后坐力,使用木制独轮车就足够了。
  “走,咱们去靶场试试。”董良看着双层排列整齐的铁管,突然来了兴趣。
  记忆中那种让人热血澎湃的“唰唰”声开始在心头回响起来。
  管事连忙找人推着车子,带上火箭弹跟着董良来到了靶场。
  靶场就就在兵工厂的后方,对着一片裸露的山坡。
  山坡上到处都是碎石和泥土,有一大片地方已经完全没有树木了,这是经常被爆炸波及的结果。
  装弹,连接引信,调整角度,点火……
  实验人员的操作很娴熟,看样子他们已经试射过多次了。
  “嗖嗖嗖……”一共六根管子,六枚火箭弹相继飞出,拖着尾焰笔直地飞向对面的山坡。
  “轰轰轰……”一阵尘土飞扬。
  “元首,您给这炮起个名字吧。”见董良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管事凑过来说道。
  “烈火焚敌,就叫祝融火箭炮吧!”
  ……